第壹個是豌豆餅。小時候,舅舅推著自行車,邊喊邊賣。他在自行車後座上綁了壹個盒子,用厚棉布包得緊緊的。盒子上有盤子。人多的時候,他會停下來喊壹聲“成紮餅”,孩子們就會圍過來,聞著豌豆和柿子的香甜,等著父母給孩子買壹小塊,因為豌豆餅很重,壹小塊。前段時間春遊買了幾個豌豆餅,特別甜,特別粘,用棗代替了小時候吃的柿子餅。那時候只有咬柿子的部分是甜的,豌豆黃的部分吃起來像豌豆。
第二種是傳統爆米花。壹般廚師會在壹個地方呆壹整天。人家互相說了,我們就拿著玉米糖和幾塊錢的加工費在地攤上排隊。當“小鋼炮”壹聲巨響,壹陣白煙過後,爆米花出鍋了。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時光。沒有任何添加劑和糖漿,吃起來又脆又甜。回家放在袋子裏,用繩子紮緊,每天和家人壹起吃壹些,是小時候最好的零食。現在只能在鄉鎮偶爾見面。
第三種是年糕,是用和爆米花壹樣的“小鋼炮”做的,只不過是用米、糖、花生做的。其實只用米飯做出來也很好吃。大米做成爆米花後,鋪在特定的木質容器上,澆上煮好的糖漿,不停攪拌。糖漿和大米攪拌均勻後,在容器內壓平壓實,冷卻後用刀切成片,就做好了。
第四種是麥芽糖,放在幹凈的布袋裏或者用布襯在竹籃裏。如果有人要,就掰壹部分,稱好放塑料袋裏帶走。天氣稍微熱壹點,麥芽糖就會融化,吃到嘴裏就軟了。小時候父母不讓我吃糖。有時候要考到前幾名才買。買了之後,我數了數。今天吃了幾個,明天又吃了幾個,不想壹次吃完。
第五種是糯米粉,不撒白糖,裹糖衣。吃過白糖的總覺得嘴裏有顆粒,有些硬的根本嚼不動。裹著糖衣的又脆又好吃。雖然在壹些面包店可以買到糯米條,但不是小時候的味道。
第六種是煎(散)餃子,不是早餐餅裏的小餃子。這種餃子比小籠包更大更硬,不那麽油膩,更脆。現在妳只能從推著三輪車滿街跑的小販那裏買到最正宗最美味的食物。
第七種是老式的雞蛋餅,和現在的面包有些類似,但沒有那麽精致,口感更濃。壹般都是小門面,大家排隊做,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小吃。剛出烤箱熱的時候簡直滿滿的香味,聞起來特別開胃。在家放幾天會變硬,但是配粥吃味道很好。我最喜歡的是凸邊,特別好吃。
有些現在還能看到,但味道總是比以前差很多。對於80後、90後被說屬於記憶殺人的“民間小吃”,00後、10後品嘗的機會就更少了。父母總是認為這些食物不健康,不衛生,不安全。妳的朋友吃過多少種?妳還記得那壹年的味道嗎?
本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