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人節,又稱喬奇節、齊傑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夕節、牛牛節、橋西節等,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中國的情人節,源於對星星的崇拜,是傳統意義上七姐妹的生日。因為七月初七祭拜七姐妹,所以取名七夕。
祭拜七妹、祈願、求巧藝、坐觀牽牛花與織星、祈福姻緣、七夕蓄水,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過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好愛情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視為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甚至在當代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中國情人節的起源:
中國古代占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完整而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源於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不僅有條不紊地規劃天空,還將星辰與地面區域壹壹對應。這種對應在天文學上叫做“分星”,在地下叫做“分田”。
簡單來說,古人把天上的每個星座和地上的物理地理區域對應起來。古代恒星劃分和劃界的目的主要是配合星占學理論進行天文觀測。在古老的恒星系統中,“金牛座”由六顆恒星組成,它們位於銀河系的東岸,像兩個倒三角形,上下時非常有特色,但上面的三角形更大更亮。
下面的小三角形位於黃道上。這些星星組成了壹頭頭上有兩個角但只有三只腳的牛,所以古人叫它“矮牽牛”。這頭“牛”的南面有9顆小星星,構成了“田甜”,是它耕耘的地方。再往南看,靠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九坎”有9顆星,是蓄水的低地,用來灌溉農田。
牛粟的東面緊挨著“羅燕”3號星,這是壹個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星”的三顆星位於牛宿之北,其中“織女星I”是全天第五亮的星,僅次於“大角星”,所以常被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把“牛郎星”和“織女星”統稱為“牛郎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