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本質是指道家的本性和道的無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萬能的、永恒的,其中包含著辯證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
老子總結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當時“道”是最高的哲學。“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萬物生存的基礎。“道”在老子的道家學說下被譽為世間最高的真理。“道”講究自然的和諧,人與宇宙的和諧統壹,古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指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道家思想的發展過程
1,第壹階段以楊朱為代表,主要思想是鄙視事物,再生,在行為上企圖避世。但事實上,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必須接觸社會,所以不可能達到思考的目的。
2.第二階段,以老子為代表,認為事物的演變有其自身的規律。只要我們按照這些規律來安排自己的行動,就能使事物的演變對自己有利。所以老子提出了道、德、常的概念。但事實上,人並不能完全掌握規律,所以還是很難避免痛苦。
3.第三階段以莊子為代表,他在老子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提出無論世界上的事物如何變化,只要妳忘記了事物之間的界限,獲得了“無知者”,就可以使人的內心獲得絕對的快樂。
至此,道家哲學基本解決了它的終極關懷,達到了頂峰。
擴展數據:
西方“道教熱”的興起
早在16和17世紀,中國的道教就和儒學壹起被翻譯介紹到了西方。然而,由於傳教士的親儒政策,道教在當時很少受到重視。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興起了壹股“東方文化救亡論”的思潮。道家思想作為壹種“靈學”和生存智慧,被西方文化界收藏,他們把道家思想作為人類至高智慧的典範來崇拜。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對道和生命意義的追求在當時似乎已經成為壹種集體現象,其範圍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當時西方出現了這股“道家熱”,尤其是德國。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在1930、1931年間遊歷中國,與道教結緣。他的遊記中多次提到老子和道家。他的詩空靈飄逸,表現了道家“虛靜”和“執中”的境界,具有濃郁的“佛”“道”味。稻夫壹生求真求虛的藝術探索,被評論界視為20世紀法國詩歌中的“開啟西方道德經”。
百度百科-道家思想
中國作家網-道家思想對西方文學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