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8個傳統節日及風俗

中國8個傳統節日及風俗

中國8個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

1、春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壹,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壹月壹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壹月壹日叫春節。

2、元宵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也稱燈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3、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壹。清明壹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

4、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也稱端午,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5、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壹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明月,設宴賞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還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七夕節

七夕節(乞巧節)或稱“女兒節”“女節”“古代婦女節”。流行於甘肅省西和縣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甘肅省西和縣壹帶的七夕乞巧民俗出現於漢代,經過唐宋時期的發展,明清兩代達於興盛,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

西和乞巧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農歷六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晚開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結束,前後歷時七天八夜,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蔔巧、送巧七個環節。

7、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壹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8、冬至節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壹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壹,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上一篇:中華詩教豐富而重要的意義
  • 下一篇:鉛墜和浮子的最佳組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