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箔是用金子錘打而成的薄片。壹兩(365,438+0.25g)純金因延展性和可塑性好,可錘成厚度為十分之壹毫米、面積為65,438+06.2平方米的金箔。即壹克黃金可以制成0.5平方米左右的純金箔,厚度為0.12um。金箔的標準規格為9.33*9.33cm,其他常用規格有8*8cm、10.9*10.9cm、4.5*1.5cm、2.75*2.75cm。
黃金具有性質穩定、永久不變色、抗氧化、防潮、耐腐蝕、防黴、防蟲、抗輻射等特性。黃金制成的金箔用途廣泛。古代制作金箔的方法是先將黃金提純,然後用千錘打成面積為2.5平方厘米的金葉,再放入用煤油熏制的黑金紙中,然後用手敲打6-8小時,使金葉成為箔,約為金葉面積的40倍,再切成方塊。金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工藝品,起源於東晉,成熟於南朝,流行於宋、齊、梁、陳。今天南京的龍潭地區(江寧)是金箔的發源地,相傳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北京東陵慈禧墓上的銘文是典型的金箔制品。
傳統工藝制作的金箔,以含金量99.99%的金條為主要原料,經過化學清洗、錘打、切箔等十余道特殊工序,使其色澤金黃,光亮柔軟,輕如鴻毛,薄如蟬翼,厚度小於0.12微米。
3.種類
金箔不同於“紅金”和“金”。晚清以來,出現了“秦久陪襯”、“蘇大持”、“田”等多個稱號。“秦久箔”的顏色是紅色的,黃金的成色最好,張子也最大,約三寸見方。“蘇大赤”顏色偏黃,成色較差。張子大約是兩英寸八分見方。這種淡而白的顏色叫做“天”
“紅金”,顏色似金,實際上是用銀熏制的,稱為“精選金箔”。四川三星堆、金沙出土的金箔工藝品很有代表性,如金箔虎、金箔鳳、金箔蛙飾、金箔魚飾等。
4.辨別金箔是不是真金。
壹般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真金箔對光會呈現綠色,而仿金箔對光不會呈現綠色;還有,真金箔比仿金箔薄很多,摸著容易碎,而仿金箔比真金箔厚很多,摸著不會碎。還有,真金不怕火煉,燒了也能辨別真假。仿金箔的主要原料是銅,燃燒氧化銅會變黑,真金不會。如果要測量金箔的純金含量,就要通過專門的儀器,但也可以通過人眼大致分辨,有9紅8黃7藍。即含金量超過90的為淡紅色,含金量80的為淡黃色,含金量70的為青色。
如今金箔的生產已經融入了現代科學技術,所用的輔料(如武進紙)和設備都有了很大的創新,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現代科技將傳統金箔技術發揚光大,開發出金箔新品種,如純度為99%的金箔上高科技激光淺雕、燙金等,具有保存、收藏、紀念、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