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1.支付結算壹直是商業銀行最基本、最傳統的中間業務之壹。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在壹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信息不對稱。這種基於信息的優勢以及由此產生的壟斷地位,使得商業銀行在支付結算領域形成了長期的、獨特的排他性優勢。以第三方支付和移動支付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動搖了商業銀行的這壹優勢。相比銀行提供的服務,第三方支付和移動支付大大降低了成本,其雲計算等技術可以高效存儲和計算客戶數據和信息,從而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真正實現隨時、隨地、任意方式的支付結算,更加便捷高效。
2.更關鍵的是,貨幣和支付方式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因此,金融科技對支付結算的深遠影響體現在貨幣的數字化趨勢上。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數字加密貨幣構建了壹個全球分布式賬戶體系,通過該體系可以在沒有銀行作為中介的支持下完成支付活動。盡管關於數字貨幣的貨幣屬性和合法化問題仍存在諸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數字貨幣作為壹種新現象,未來必將進壹步發展,而由此引發的問題,如數字貨幣的監管模式和制度、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和利弊等,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註和討論。
第二,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影響。
1.就資產端而言,商業銀行最重要、最傳統的資產業務是貸款業務。就負債端而言,最重要的是存款業務;銀行主要有兩種債務資金來源——零售存款和批發融資。其中零售存款期限較長,多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批發融資期限較短。
2.有專家認為,商業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將首先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承擔了大量的監管成本和固定成本,而互聯網金融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為客戶完成信用評估和授信,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消費金融服務,這無疑會壓縮和擠占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其次,商業銀行負債端“脫媒”壓力進壹步加大,部分存款離開商業銀行,轉向貨幣市場基金。
第三,金融科技加速金融脫媒。
從上述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負債業務、資產業務的影響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發展將加速商業銀行“脫媒”的趨勢,無論是何種影響和沖擊。從支付來看,第三方支付和移動支付已經具備收付款項、轉賬匯款、自動劃賬等支付結算功能,有效替代了商業銀行的傳統支付業務;從資產角度看,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需求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匹配並成功融資,減少對商業銀行傳統信貸的依賴;從負債角度看,由於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金融科技本質上推動了利率市場化進程,商業銀行面臨壹定的存款脫媒壓力。
第四,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客戶群的影響。
金融科技所擁有的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可以讓中小企業的信用行為和信用記錄真實完整的展現出來。有研究發現,根據安德森的“長尾理論”,小微企業屬於金融服務需求的“長尾”。在傳統金融市場,小微企業往往被排斥在正規金融體系之外;互聯網金融有助於解決“長尾”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壹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金融體系的供給缺口,提高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當然,這種更廣泛的客戶群體覆蓋與其說是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不如說是對其金融功能的有益補充;但另壹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特性決定了其很容易形成外部經濟、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等多重效應來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這無疑是互聯網企業或中小銀行與大型銀行競爭的機會。因此,金融科技必然會帶來銀行業競爭的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