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1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於十六國先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形成了龐大的規模,有735個洞窟,壁畫45000平方米,泥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佛教藝術遺址。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方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7公裏處的五洲山南麓。石窟沿山勢開鑿,東西綿延1 km。有45個主要洞穴,252個洞穴和壁龕,超過565,438+0,000個石雕,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洞穴之壹。
3.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它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後在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四百多年間不斷大規模修建,南北長1公裏。今天,這裏有2345個洞穴,超過65438萬個雕像和2800多個碑文。
其中《龍門二十》是渭北書法的精華,褚遂良《壹闕佛龕碑》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擴展數據:
遺產價值:
莫高窟1
敦煌石窟的建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悠久的歷史,當地有影響的氏族和姓氏,敦煌與周邊民族和西域的關系,歷史上都沒有或很少記載。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的贊助人畫像,其中1000多幅仍有頭銜。能了解很多歷史情況和歷史線索。
2.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造像雄偉壯觀,內容豐富。它是公元5世紀中國石雕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發掘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雕塑風格也各有特點。
早期的“譚瑤洞”雄偉壯觀,有著濃郁淳樸的西部氣息。中期,石窟以精美的雕刻和華麗的裝飾而聞名,呈現出北魏復雜瑰麗的藝術風格。
後期石窟規模雖小,但人物纖細俊秀,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骨瘦如柴,像清如畫”的起源。此外,石窟中留下的音樂、舞蹈、雜技雕塑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是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3.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室貴族許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王室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色彩。
兩個朝代的雕像反映了非常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失去了這裏雲岡石窟造像粗獷、雄偉、渾厚的特點,但生活氣息逐漸濃厚,趨於活潑、清秀、溫柔。
這些北魏造像面部細長,肩細胸直,衣紋用直刀雕成,剛健古樸。在北魏雕刻的眾多洞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和石窟寺。
其中,谷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壹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塑像,典型地反映了北魏國家崇佛的歷史模式。
這些瑰麗奪目的石雕,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百度百科-莫高窟
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百度百科-雲岡石窟
百度百科-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