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鍋現在真的不能用了?現在的“鋁炊具”並不是“純鋁”。鋁非常活潑,容易氧化成氧化鋁,氧化鋁非常致密穩定,可以阻止內部金屬的進壹步反應。現在的鋁制炊具表面都有這樣壹層氧化膜或塗層(大部分塗層都是不粘材料,所以是不粘鍋)來防止內部的鋁與物質發生反應,所以是安全的。但是鋁和氧化鋁都會和強酸強堿發生反應。因此,鋁制炊具不宜與強酸強堿(如某些清潔劑)接觸,還應與竹、木鏟配合使用,以免鋼珠等尖銳物體損傷塗層或氧化膜。
“鋁致病論”是建立在“患者腦內鋁含量高”現象的基礎上的,過去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現在普遍認為鋁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成因之壹,不是絕對因素;壹些科學家提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細胞中鋁的積累是由於患病或瀕臨死亡的細胞經常失去清除毒素的能力,這是疾病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鋁作為地殼中最大的金屬元素,是壹個廉價的碗,加上成熟的制造技術,沖壓或者鑄造都極為方便。其次,作為炊具,鋁制品相對於傳統的鐵制品有兩個優勢,導熱快,質量小。鋁的導熱系數是鐵的四倍,而密度只有鐵的三分之壹。
根據2012的壹項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量約有32.5%超過安全標準,這意味著我國有4億多人超標。看來問題不簡單。過量攝入鋁的危害遠遠超出妳的想象。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們逐漸關註鋁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普遍認為鋁可能與神經、骨骼、呼吸、心血管系統、肝膽、內分泌、泌尿系統、造血和生殖系統等疾病有關。
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肉、奶、豆類等。,不宜用鋁鍋煮,因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更容易與鋁結合而被食用,而鋁以氫氧化鋁的形式存在可能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除了食物的種類,壹些不良的使用習慣也會增加鋁的溶出量,最主要的是烹飪時間和存放時間。實驗表明,蒸煮時間和存放時間與鋁溶出量有很大的相關性。
總之,如果正確使用,鋁鍋不會給健康帶來危害,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不了解鋁鍋的特性,必然會增加風險。建議仍在使用鋁鍋的讀者,少用或不用鋁鍋煮番茄湯等含酸或含堿的食物,或鋁鍋長時間燉肉類、豆類等高蛋白食物,不要用鋁鍋盛含水量高的食物過夜。用鋁鍋煮飯、煮粥、煮面、燒水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