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10生詞,綠線的三個單詞只認識不寫,理解生詞組成的單詞。
3.感受元宵之夜的歡樂氣氛,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民俗的了解。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和寫作;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投影、生詞卡、小黑板。
黑板設計:
人多:人流如潮,燈火通明。
有許多燈籠:兔子燈,鴿子燈和龍燈。
許多聲音:融化成壹個響亮的天空。
工作設計:
課堂上:抄寫單詞,組成單詞,口頭造句。
課後: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類
首先,介紹新課程,揭示主題
1.激發對話。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每年正月十五是什麽節日?
妳的家人如何度過元宵節?
老師介紹了元宵節。
2.在黑板上寫字。(學習“吵鬧”這個詞)
壹起看題目。過渡:燈籠是怎麽回事?
二、第壹段文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正確讀出每個單詞的讀音,畫出生字並朗讀幾遍。
2.再讀課文,要求讀通順的句子,通讀課文,標註自然段落的序號,思考每段寫的是什麽。
3.檢查新單詞的發音。
4.讀課文,糾正發音,談論段落的意思。
5.妳能用另壹個詞說“燈籠”嗎?
3.課文精讀
學習第壹段
1.自由閱讀,看完告訴我妳知道什麽。
2.溝通:天時、地利、人和。
3.學習“潮”這個詞。談談“人流如潮”的含義。
4.從哪個單詞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許多燈?
5.用“強光”口頭造句。
6.街道和山上擠滿了人,燈火通明。妳感覺如何?
7.引導朗讀。
四。書面指示
第二節課
壹.審查
1.要讀的詞:元宵節,人山人海,燈火通明。
2.用“吵”“潮”這些詞。
3.背誦第壹段。
2.課文精讀
學習第二段
1.顯示投影:
街上有什麽燈?告訴我他們長什麽樣。
看到這些燈,妳想說什麽?
2.自由閱讀第二段,思考文中寫了哪些燈。
3.課文中介紹了哪些種類的燈籠?
哪些燈籠寫得簡單,哪些燈籠寫得詳細?
4.妳見過兔子燈嗎?是什麽樣的?鴿子燈在哪裏?
這些燈籠被做成動物的形狀。多可愛啊!這本書說了什麽?
5.最細致的是龍燈。
(1)學習“龍”字。
(2)找出寫龍燈的句子。
(3)妳覺得哪裏的龍燈最有趣?
(4)理解“上下飛”,學習“轉”字。
(5)展示“搖擺”,做動作理解。
(6)看到這個大搖大擺的龍燈,妳會想到什麽?
(7)為什麽課文把重點放在龍燈上?
(8)引導朗讀。
6.孩子們對這個快樂的場景有什麽反應?
(1)表現出“沒辦法”的樣子,理解意思。
(2)引導閱讀,讀出童趣。
7.說出第壹句話的名字,告訴我這句話和後面幾句話有什麽關系。
8.指導閱讀和背誦第二段。
三。書面指示
第三類
壹.審查
1.讀單詞。
2.背誦第二段。
2.精讀練習
學習第三段
1.按名字讀。
,燈籠
2.認識和理解“融”和“功”。
3.引導理解“響徹夜空”的含義。告訴我什麽聲音響徹夜空。
4.歌聲、笑聲、鑼鼓聲交融在壹起,響徹夜空。解釋人們的感受。
人們又唱又笑,街上壹片團結祥和的氣氛。快樂的元宵節激勵著人們去創造新的更好的生活。
壹起讀第二句。
6.指示朗讀第三段。
3.指導閱讀和背誦課文。
第四,指導生詞的記憶。
動詞 (verb的縮寫)作業。
抄寫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