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壹個傳說是高蹺是在與敵人的戰鬥中獲勝的將軍高創造的。有壹年,高將軍率兵攻打胡兵的城池,但是胡兵把護城河上的吊橋都拆掉了,部隊無法攻城。壹天傍晚,高將軍走出軍營,突然看到河邊覓食的大雁的長腿。他靈機壹動,找到了壹個攻破城池的妙計。回到營地後,將軍叫人砍了柳枝,做了高蹺,讓士兵們綁著腿練習走路。經過練習,士兵們可以在高高的柳條上行走。將軍率軍越過護城河,出其不意地拿下了胡兵,壹舉攻占了城池。從那以後,每年春節,人們都學會踩柳枝。因為是高將軍發明的,所以人們稱之為“高蹺”,以紀念高將軍。
源地圖
高蹺道具很簡單,但對木質材料的選擇很有講究。必須使用堅硬堅韌的木材,如榆樹、槐樹、柳樹、朽木等。所選木材由木匠加工成4-5尺長的木棒,木棒上半部分呈扁平狀,下半部分呈圓形。踏板的設置取決於高蹺的高度,壹般安裝在3尺以上。有些地方的高度有五六英尺。高蹺上的綁腿壹般都是用布做的,這樣綁緊了也不會拉傷腿腳。
高蹺
他們最早扮演的角色是漁夫、媒人、傻兒子、二哥、道士、和尚等劣等人物。隨著時代的變遷,高蹺扮演的人物多為我國傳統戲曲和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如《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孔明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也有八仙的人物,如呂洞賓和何仙姑在八仙渡海。新中國成立後,有時代氣息的工農兵學者商人計生人物被架空。這位演員的表演滑稽而幽默。他們生動地唱歌和表演。還有壹些高蹺隊,演員們拿著直徑七八寸的小鑼,邊走邊敲,與踏步連動,發出“堵單、堵單、堵單、堵單”的鑼聲。小鑼在手中自由旋轉,有時邊扔邊敲,非常有趣。所以人家編個順口溜說“別擋著了,踩著高蹺趕緊躲起來,踩著妳買兩兩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