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家長”專制的家庭教育制度
“父為子綱”是中國封建社會親子關系的道德規範。家庭中壹般由最高輩分的男子作為“家長”,擁有全家的經濟生活大權,居於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運。
因而傳統的家庭教育,就是長輩、特別是“家長”對晚輩的教育,“家長”是教育者,晚輩是受教育者,形成“家長”專制的家庭教育制度。
(二)封建“綱常”為中心的家庭教育思想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是在封建的“三綱五常”指導下實施的教育。其教育的思想內容無不帶有濃烈的封建主義色彩,如:“孝道教育”,將正常的尊敬長輩的倫理道德絕對化,以孝道立教,培養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和睦鄉裏,為官忠於上司乃至天子“君父”的“忠臣孝子”。
這些思想觀念是中國封建社會以家作為天下之本,以小農經濟作為社會生活重心的產物。它貫穿於我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實施中,將家族利益放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將子女視為家庭的私有財產,這種小農意識的思想觀念成為家庭教育的指導思想,將會嚴重影響家庭教育的成效。
它只能培養謹小慎微、自私狹隘的封閉式人物,我們今天要培養具有宏圖大誌、視野寬廣的現代化人才,必須堅決地屏棄這些封建的思想觀念。
(三)知識第壹性
知識是文化的壹種形式,人們對知識的看法更是受制於國家傳統文化。
在封建專制的時候,中國對儒家文化推崇備至,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甚至鄉下的農民對於讀書人都有壹種盲目崇拜,人們對於那些“滿腹經綸、飽讀經書”之士有著發自內心的崇拜,“家和唯孝友,養性在讀書”這種觀念也是深入人心的。
而在今天,由於古代這種官文化的影響,家長對於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有著幾乎盲目的崇拜。很多家長都是“知識優先論”的絕對擁護者,家長完全在以孩子們獲取知識的多少作為孩子成長的衡量與評價。
在他們看來,中國的孩子就必須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才是這壹輩子唯壹的出路,因此,孩子們就不得不每天面對大量的卷子,從6歲開始壹直到19歲上大學這十幾年的時間裏不斷地做題,還要去跨過“中考”“高考”這兩道難關。
家長就圍繞著學校的分數轉,把教育僅僅看成是孩子每壹張試卷的分數,把教育的目標僅僅定位於智力發展,完全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