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加工方法之壹是用麥麩炒制藥物。
麩炒的目的:為了增強療效,壹種健脾的藥物,麩炒後可以增強療效;緩解壹些暴力藥物的藥性;矯正氣味,方便服用。
麩炒方法:大火燒熱鍋,撒麩至開始冒煙,放入藥材,不斷翻動並適當控制火候,炒至藥材表面呈米黃色或暗黃色,取出,篩去麩,放涼。
麥麩用量壹般為100kg藥,用10-15 kg麥麩。
更改編輯
化學成分變化
藥物化學成分在麩炒前後發生變化,是研究者發現的最常見的現象之壹。南京中醫藥大學溫紅梅等人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白術及其炮制品中白術ⅰ和白術ⅲ的含量。結果表明,炒麩中白術ⅰ和白術ⅲ的含量顯著高於生麩。用薄層掃描法測定了山藥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尿囊素。結果表明,四種樣品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基本相似,而尿囊素在麩炒品中含量最高。同時,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海波等人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麩炒前後山藥中尿囊素的含量,發現麩炒山藥中尿囊素的含量最高,提示麩炒可能有利於山藥中尿囊素的溶出。
沈陽藥科大學中醫科侯研究了生枳殼和麩炒枳殼中揮發油的含量和物理常數。結果表明,麩炒後枳殼揮發油含量下降了約65438±09.64%。認為加熱是導致揮發油含量降低的直接因素,麩皮的吸附是導致揮發油含量降低的另壹個因素。同時,實驗還發現麩炒枳殼揮發油的比重、折光率和比旋光度下降,說明揮發油的成分或成分間的比例發生了變化。湖南中醫學院第壹附屬醫院藥劑科歐陽榮等人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枳實生品及其6個炮制品中橙皮苷的含量。結果表明,醋制品中橙皮苷含量最高,麩炒制品中橙皮苷含量最低。
微量元素變化
北京中醫藥大學嚴汝南等用ICP-AEC法測定了蒼術、僵蠶、枳殼生品及其麩炒品中的多種微量元素。結果表明,麩炒後這些中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都發生了變化。其中,炒制蒼術麩後Cr和Pt含量略有增加,而其他微量元素則呈下降趨勢。山藥加工後,除Ci、Na、P等元素略有增加外,其他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術炮制後銅、鋅、鈹等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鎳、錳、鎘、鋇、硼的含量略有上升。僵蠶富含Mg、Ca、Na、Zn等元素,V、Ti、B、Ca等元素含量明顯高於山藥、白術、蒼術。枳殼炮制前後微量元素總量基本相同。麩炒後,鉬增加了8倍,鎘、鈹、鎳、鍶、鉑、鎂、鋅和鋰也增加了,而鈉、銅、鋇和錫略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