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夏朝到周朝
其實早在4萬年前,人類就已經在黑龍江這個寒冷的地方生活了。最早從夏朝到周朝,居住著蘇神人、索力人等少數民族。
關於蘇神最著名的故事來自孔子。
據說,有壹次孔子在陳國很厲害,陳侯的院子裏死了壹只獵鷹,但它背上有壹個用石頭做的弩。陳後太驚訝了,人們把它拿給孔子看。孔子壹看,就說,這獵鷹是遠方的,這石弩是蘇神人的。當伐周時,遠道而來的各族都支持他,肅慎人也派使者去朝貢。
《國語·魯語下》記載:“在陳,壹只獵鷹在陳侯的宮廷中聚集而死。棺材的箭貫穿其中,是壹塊石頭,長度為100 . 5厘米。大臣陳暉把獵鷹當成了仲尼的博物館,仲尼壹天問他:‘獵鷹來的時候它離得遠嗎!此慎箭也。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很有學問,連最北民族的東西他都能壹眼看出。但另壹方面,早在周朝建立之初,黑龍江省慎民的存在就得到確認和普遍認可。
(上圖為蘇神石弩)
2.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400年左右,東北黑龍江省有壹個由古代先民建立的扶余國。東北最早有四個古老的民族體系,即古代漢族、東胡族、肅慎族和彜族。隨著這些民族部落的變化和發展,出現了逐漸的融合和聚集。早在《史記》中就有關於扶余的記載。
(顏)從山谷到遼東,地遠,民要。人數和趙、戴差不多,而民間雕塑關註較少,有魚有鹽有棗有栗子。在北部,它毗鄰五環和扶余,在東部,它是汙穢的,朝鮮和範縝。
(上圖為畫家創作的東北先民小鎮。)
所以按時間來說,戰國時期的黑龍江是壹個慎國盛世。但是,古代的地圖和現在的行政區劃完全不同。只能說吉林東部的黑龍江、吉林、俄羅斯的部分地區屬於扶余國。除扶余國外,黑龍江其他地區仍被壹些古老的民族部落占據,長期定居或遷徙。
當然,扶余國的疆域也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在700多年的歷史中,扶余國在方圓的疆域最大,約65,438+0,000公裏,人口在漢代最大,約20萬。
3.古代黑龍江地區
其實東北北部冬天很冷。古代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缺少禦寒手段和食物,所以人口很少。然而,盡管環境艱難,遠古先民依然不屈不撓,在惡劣的環境中完整地生存下來,並不斷繁衍生息。
然而,地處極北,交通不便。即使他們與中原保持了很長時間的聯系,但他們的文化和科學水平與中原相比仍然是落後的。這和地域遼闊,地廣人稀,人口少,遠離中原有很大關系。
我相信即使當時建立了扶余國,但和燕國,以及後來的秦漢還是有差距的,這也是當時史書上扶余和肅慎總來朝貢的原因。當時的國王們壹定是把這裏當成了中國最北的地方,這裏的人進貢,是對君主的認可,也是對他統治下的優秀的認可。
不過,現在想來,可能當時那些多余謹慎的人只是單純的想和中原交流壹下,換取壹些生活和手工機械,然後再去探探消息和各方力量。估計致敬也只是順便做做。
畢竟中原本身每天還在打仗,沒有哪個國君不清醒,要到那麽遠的地方去扶多余的,謹慎的。不用說,超長的補給線是個問題。再說軍隊壹出發,不到兩個月,家鄉就被虎視眈眈的鄰居給窩了,實在得不償失。
扶余國也是幸福安逸,壹直偏平,默默發展。雖然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但居民管理好,周邊平安。後來在公元285年和493年,鮮卑和布吉部落先後入侵扶余,極大地損害了扶余的國力。國王死後,被其他部落吞並。這是戰國時期國家在黑龍江的具體情況。
圖片/來自網絡,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