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龍爪的數量分為五種:君主、四王子、三官。“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代表皇室成員。“三爪龍”用在各級官員的官服上。五爪龍是皇帝專用的,其他人都不能用,而壹般的諸侯國王子都是四爪龍,稱為“蟒”。比如繡有四爪的龍的官服就叫“繡袍”。如果壹個王子敢穿上五爪金龍的衣服,就相當於宣布造反。如果他有這樣的勇氣,他壹定是昂首挺胸的打扮。
除了衣服,藝術形象中的龍也遵循這個原則。古代雕塑或壁畫中的龍多為四爪龍,五爪龍相對少見。北京故宮乾隆年間,九龍壁上的龍是五爪的,而山西大同第十三代朱元璋朱貴府前照壁上的龍是四爪的,可見等級森嚴,不可逾越。出現在民間的龍最多是四爪龍,尤其是在劇中,扮演皇帝的服飾只能是四爪龍,而不能是五爪龍。另外,在十二生肖的設計上,也是用四爪龍代替五爪龍。
歷史上元代的龍基本來就是三爪的,有時候前兩腳是三爪的,後兩腳是四爪的。唐宋元時期的瓷器紋飾非常普遍。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最流行五爪龍。“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形成於清代,主要是皇帝與大臣在服飾上的區別。皇帝穿“龍袍”,其他皇族和大臣穿“蟒袍”,前面已經提到了。
另外,值得壹提的是,中國壹直是東亞的宗主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很大。對龍的形象也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古代朝鮮給四爪,古代日本給三爪。三爪龍是日本天皇的象征,也是雨的主要象征。這在日本是基本常識,所以壹直有韓國人看不起日本人的故事,說朝鮮也是四爪龍,而日本只是三爪龍。這也體現了壹種優越感。
:神,本義指觀察自己和萬物的精神;古語有雲,“昂首三尺有神明”,在古代,只要妳有藝術天賦,或者人在感慨的時候,就會擡頭仰望天空,仿佛天空中有神靈保佑或者指引著人們。在人們的認知中,神是從天上來的,這種擡頭的習慣是潛意識裏逐漸形成的。當然就形成了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同時也暗示了神靈是從天上來的,天上有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