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龍隱絳魂,虎臥瓊閣。
3.龍張鳳子天上舞,虎跳狼地上翻。
4.龍騰盛世常樂,虎嘯長嘯享太平。
5.龍威傳天下,虎勢震五嶽。
龍是中國及其他東亞地區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是介殼蟲的首領。常被用來象征吉祥,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壹。龍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老虎大貓;被毛為淺黃色或棕黃色,帶有黑色條紋;頭圓,耳朵短,耳後黑色,中央有壹個白斑。四肢強壯;尾巴又粗又長,有黑色的環紋,尾巴是黑色的。
對聯,又稱對仗、對門、春貼、春聯、對聯、桃符、對聯(因古代懸掛於廳堂、民居的柱子而得名),是壹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上、布上或刻在竹、木、柱上的對偶句。它是漢語特有的藝術形式,簡潔深刻,整齊均勻,字數相同,結構相同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最早有記載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9),在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市)出土了壹個特大的鐵十字架,上面鑄有三國時期(238-250)孫權赤武的年號。鐵十字上,還有壹幅制作精美的對聯雲:“四海慶安瀾,鐵柱留十字;眾民懷小澤,金爐千年香。”其形式和內容與中國早期基督教徒有關。春聯叫春聯,喪聯叫挽聯,喜聯叫青蓮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點書寫的民族風格,壹般不需要押韻(只有律詩中的對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和韻是對聯的兩個直接來源。對聯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古代詩歌、散文、歌詞、歌曲的特點。所以對聯使用的句式,除了正體詩、駢文句,還包括古詩、散文句、戲仿句。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格律,也有不同的寬嚴。其中律詩的句式最為嚴格,而古體韻文的句式除了句末,其他位置都沒有限制。
春聯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說起源於五代以後蜀國的大師孟嘗君。他在宿舍門板上的桃符上題詞:“新年到,甲節數長春”,意思是文字“題寫桃符”(見《舒朗》),這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壹副春聯。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壹,有人將作者歸為孟昶之子。所以這副春聯的作者是誰,至今還是壹個懸案。
作為壹種習俗,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將對聯習俗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聯的習俗在有漢字文化淵源的華語地區和民族中傳承和傳播,對弘揚中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數據
百度知道:/question/1929807217396748467 . html。
中國書法報告:/html/z/html/z/72547/283449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