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介紹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介紹

筷子,古稱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制作,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壹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利瑪竇將筷子傳入西方國家。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這樣說起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作為進食工具的同時,筷子更是獨特的文化載體,與中國人的禮儀﹑婚姻﹑信仰﹑藝術等緊密相連。筷子文化不僅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民族精神,也濃縮了幾千年的璀璨文化。

筷子的使用講究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講究的。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並且筷子的兩端壹定要對齊。

用筷子時,也要註意調解情緒與氣息,講究拿捏力度,符合規矩要求,其寓意為:做人辦事要知敬畏,懂分寸,重修養,合禮節,守天道。

使用筷子時也要註意壹些禮儀和禁忌。如忌迷筷:筷子伸出去後,卻舉筷不定,迷失了方向;忌翻筷: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盤裏撥來劃去;忌供筷:筷子不能直插於飯碗或菜肴上,因為只有鬼神和仙人才這麽做。

忌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碟子、桌子,這是乞丐要飯的習慣動作,敲筷實際上是自我醜化,同時也是對上菜遲緩或對飯菜質量不滿的抗議行為;忌粘筷:筷子上還粘著東西時不能夾別的菜;忌斜筷:吃菜要註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斜著伸筷夠菜……

  • 上一篇:黃鶴樓的價值描述
  • 下一篇:中國出口十大商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