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看燈的習俗起源於漢初。唐朝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家富強,人民平安,便紮上燈籠,用閃爍的燈光象征,使人民富裕,國家強盛。到目前為止,燈籠的習俗已經廣泛流行。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時,在秦淮河上燒了壹萬盞水燈。
永樂年間,午門立燈柱,華門外設“燈市”,使北平仍有燈市口街。到了民國以後,燈籠還在用,只是平淡多了。幸運的是,如今因為瓷器熱,燈籠在家庭裝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燈籠的材料已經發生了變化。
燈籠除了照明還有其他意義。每年私塾(古代學校)開學時,家長都會為孩子準備壹盞燈籠,由老師點燃,象征學生的美好未來,稱為“開燈”。後來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
因為發音與“天鼎”相近,所以燈籠也被用來為孩子祈福。日據時代,愛國人士在燈籠上繪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有代代相傳的意義。
擴展數據:
正月十五掛燈籠的典故: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到處都有許多兇猛的鳥獸傷害人和牲畜,所以人們組織起來打敗它們。壹只神鳥被困並降落在地球上,卻意外被壹名毫無防備的獵人射殺。天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他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燒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財物都燒了。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著百姓無辜受苦,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把湘雲趕到人間告訴人們這個消息。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當頭壹棒。我太害怕了,不知道該怎麽辦。
過了很久,壹位老人想出了壹個主意,說:“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放鞭炮,放煙花。這樣天帝就會認為人被燒死了。”大家點頭說好,就準備分頭走了。
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發現連續三個晚上,世界都是紅色的,噪音震耳欲聾。他以為是大火的火焰,而且很快。這樣,人們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和財產。為了紀念這壹成功,每家每戶都在正月十五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壹天。
百度百科-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