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歷史上正式的學校教育始於何時?

中國歷史上正式的學校教育始於何時?

壹、官學制度的建立和“六藝”教育的形成

1.學校萌芽的傳說

(1)時間和歷史條件:

我國的學校萌芽於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初期。學校產生的歷史條件是:

由於青銅器的使用,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勞動生產過剩,初步出現了貧富差距和腦力勞動分工,使壹些沒有生產勞動的人能夠專門從事教育;

社會事務越來越復雜,需要培養專門人才來管理;-社會需求

人物的出現為日益復雜的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的積累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創造了學校的現實需求。

(二)原學校的形式

1.舜、禹時期:——萌芽——序;前言是中國學校教育的最初形式,它標誌著中國教育的開始。

2.夏朝:雛形——序與校

3.商代——壹個發展時期,比較完整——庫、序、學。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在政府中學習”

“為官之學”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體現在學術、教育被政府控制,國家記錄的法律法規、典籍文獻、祭祀儀式用的禮器都被政府控制,普通百姓根本無從接觸。沒有學術就沒有學校教育,只有廣義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教育。這種教育通常是與生產生活相結合的。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封建領主和貴族制度。總督和醫生都有自己的世襲領地,大部分官職都是世襲的,史稱“石清實錄”。在這種制度下,培養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學校教育必然集中於貴族子弟,即所謂的“國家之子”,他們的教育自然是由政府安排的。

為官之學,體現在官與師不分政教。官員既有行政職責,又有教學任務。例如,在西周,國學的主持人叫大樂思,他負責祭祀和國家儀式,是國家的最高官員。同時,他還主管國學教育。大時期的壹些官員,如施實、鮑、大徐、和樂師,都是國學教師。這個時候教育機構和行政機構還沒有分開。教育與政治融為壹體。國學不僅是教學的場所,也是國家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如祭祀、下鄉射獵、獻俘等。各級鄉村學校也是鄉村飲酒、鄉村射擊、討論學者事務、尊老敬老等鄉土活動的場所。政治活動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接受各種教育。

在“學在官”的體制下,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學校教育體系,以禮儀、音樂、射箭、科舉、書法、數學等六藝為主體的教育內容。

(2)大學和小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學歷,可以分為大學和小學。天帝設立的大學規模比較大,被稱為“五校”,即弼雍、成俊、山東、徐東、浙宗。其中以碧湧為中心,四面環水。督撫設置的大學規模比較簡單,只有壹個學校,壹半臨水,稱為“潘”

(3)中國研究和農村研究

西周的學校有比較完整的體系,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國學,壹類是鄉學。國學設在皇城和諸侯國首都,也有鄉學。農村學校是地方學校,按照地方行政區劃設立。由於當地面積的大小,學校有不同的名稱,如舒,黨和周。

(4)家庭教育

父母是幼兒的第壹任老師。那時候重男輕女的現象很嚴重。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沒有地位,也沒有權利和機會接受學校教育。

3.六藝教育

夏商周教育的基本內容。禮,後世稱之為周禮,包括周代的法律法規,以孝、銻為核心的道德規範,以及各種儀式。音樂包括唱歌、跳舞和演奏樂器。禮樂緊密配合。禮是外在的政治原則和道德行為規範。強制性的儀式可以轉化為人們內心的道德和精神需求。“射”是指用弓射箭的技巧。“禦”的意思是駕駛戰車的技能。“書”是指閱讀和寫作。“數”就是數數的意思。“六藝”體現了文武雙全和各種教育的特點,體現了中華文明早期發展的輝煌。

  • 上一篇:為什麽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在世界上引起這麽大的反響?
  • 下一篇:中國工筆畫的特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