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貌
潘安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西晉,南北朝是歷史上罕見的“尚美時代”,對美男子的愛慕甚至比現如今還要強烈很多。當時人的審美標準與現代人的審美有所不同:寬袍大袖,身材高大強壯,皮膚白皙,尚武。據南朝宋?6?1劉義慶《世說新語?6?1容止》記載:“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縈之。” 說的意思是潘嶽姿容很美麗,年少時拿著彈弓到洛陽城外郊遊,女孩子見了他,都不由的圍住他想多看幾眼。這個裏面的壹個細節很有趣,就是潘安拿著彈弓,和我們現在所常看到的那個“溫文爾雅”的白面書生有所出入,也是壹種尚武的體現吧。在出土的晉代繪畫作品《列女古賢圖》《竹林七賢》《列女仁智圖卷》《女史箴圖》描繪古代男子大多都是高大、濃眉大眼,留有鬢角和胡須,臉型是長而有輪廓,陽剛粗獷中透著儒雅,衣著飄逸優雅,具有典型的“魏晉風骨”。而潘安作為當時男性審美標準的最高峰,大抵也就是這個模樣。
2.文學素養
除了美貌外,潘嶽更是太康文學的首領人物,是中原文士的領軍人物。他善綴詞令,長於鋪陳,造句工整,充分體現了太康文學講究形式美的特點。他“善為哀諫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婦賦》、《袁永逝文》、《悼亡詩》等名篇都以善敘哀請著稱,而潘嶽大大的在西晉時期將賦這壹文體發揚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賦》《閑居賦》《籍田賦》《滄海賦》《秋興賦》《芙蓉賦》《射雉賦》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潘安往往與陸機並稱,古語雲“陸才如海,潘才如江”,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悼亡詩》更成為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歷代被推為第壹,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
3.專情
潘安張的很帥,可是他並不花心,他和自己的妻子楊氏12歲訂婚,相愛終身.楊氏在潘嶽52歲時逝世,他為她寫的悼亡詞情誼真摯,纏綿無盡,並未再娶。更成為千古佳話, 有“潘楊之好”的評價。
4.孝心
潘安對母親的孝心更是名垂青史,成為二十四孝中“辭官奉母”的主人翁,成為中華傳統孝道的典範。
5.品性
潘安曾任河陽縣令,期間,他為官清廉,並積極帶領百姓因地制宜在全縣種植滿桃樹李樹,人民安居樂業,因此也被稱為“花縣”,潘嶽也被稱為“花縣令”,後世常用“河陽”“潘令”“潘河陽”“河陽壹縣花”等來代稱潘嶽,也以此比喻勤政愛民的好官。
綜合分析古代的美男子在硬件上的要求是身材標準,陽剛,有男人味,在軟件上還需要有德行,才能,品性才行。我想古代貌比潘安的人應該有很多,但是有容貌的同時兼能有才能和品行是很罕見的,這也許就是為什麽潘安能名垂青史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