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應該如何理解?背後的依據是什麽?這個問題在春秋戰國時期被廣泛討論。老莊認為歷史應該是自然與人類社會相互統壹的過程。衡量歷史的進步,關鍵是看社會是否變得更自然了。道家歷史觀鮮明地將社會歷史置於自然歷史之中,將兩者視為統壹的整體,提出了歷史發展的終極合理性,引發人們在更高的層面上對社會歷史的探索。
戰國中期,鄒衍提出五德為終的學說。他認為歷史是可變的,但歷史的變化是有規律的,這取決於自然運行的規律。自然界的五種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存在著相互制約的原理,這壹過程通過自然現象有規律地反映出來。人們可以從自然現象中獲得靈感,從而制定相應的措施。如果不遵循自然運行的進化規律,就不可能構建合理的政治秩序。鄒衍的歷史觀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敘事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孔子編纂《春秋》,記載了魯君在位的時間,並根據周歷記載了時間和月份,初步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結合起來記載歷史,從而確立了以年、時、月、日記記載事件的方法。《國語》共有21篇,由8部分組成,分別是《周瑜》3篇,《魯豫》2篇,《齊豫》1篇,《於今》9篇,《鄭瑜》1篇,《楚瑜》2篇,《武玉》65438篇。特別是《左傳》所描寫的歷史活動,都是直接概括和描述的,必須敘述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給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其中對戰爭的描寫生動、瑰麗、激烈,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書寫歷史人物時,我們可以用簡潔的文字和生動的文筆來描寫他們的性格,這對後來的歷史創作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