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本身的材料特性決定了將木橋建成梁式橋要比拱橋方便得多。中國的石拱橋發展很早,最晚出現在漢代,但同時期的木橋仍以梁式橋為主。其中不乏巨型工程,如秦代修建的中尾橋、漢代修建的東西尾橋等,均為木梁結構。
中國典型的木拱橋出現在北宋,當時在青州。木拱橋的發展主要是應對梁式橋跨度高度不足,水中有立柱,導致洪水泛濫。《談陸水燕》記載:“青州城四面環山,大洋中遊限兩城。起初,柱子作為橋梁橫跨在水面上。每年六七月,山河暴漲,水柱交戰,常斷橋。國家以為它在受苦……”
在明道統治時期(1032-1033),青州地方長官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築起巨石固其岸,取數十棵大樹互相交叉,框成無柱飛橋……”青州木拱橋建成後至少50年沒有受損。這種新型木拱橋出現後發展很快,鄰近的蘇州也采用這種方法在汴河上建橋。首都汴梁緊隨其後,木拱橋也出現了。
北宋的木拱橋沒有留下實物,現在了解它們最重要的證據來自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河虹橋圖。
中國古代木拱橋的主要特點是采用編織木拱。橋梁兩側的縱向拱系相互穿插,用幾根橫向橫桿連接。這種木編拱不需要彎曲木材,架設比較簡單,受力結構也不復雜。
北宋的木拱橋實際上采用了所謂的彩虹梁結構。簡單來說,這座橋相當於把壹般木梁橋的扁梁框架做成拱門的形狀。具體來說,虹橋是由三根長圓木、縱梁和兩根木梁連成壹個八字拱,再由四根較短的圓木和三根橫梁組成壹個四折邊的形狀。每個拱門放在另壹個拱門中間的橫木上。接頭用棕繩或鐵片系住。從實際效果來看,虹橋和青州拱橋壹樣堅固,維護890年不成問題。
但這種木拱橋存在時間較短,宋末失傳,之後北方地區再無類似嘗試。目前,我國現存的木拱橋主要集中在浙南、閩北的壹些縣市。閩浙木拱橋的結構與虹橋相似,但又不盡相同。與虹橋的技術是否有傳承關系值得懷疑。
與虹橋相比,閩浙木拱橋的第二拱系由四折變為五折,中間拱骨水平。在第壹和第二系統之間插入小木頭以增加穩定性。拱形結構整體看起來像8字形,橋面坡度平緩,有利於車輛通行。但拱架的木材基本上是用榫卯結構連接的,這與虹橋的箍圈相比是壹個顯著的進步。
同時,閩浙木拱橋壹般都建成廊橋。橋上的遊廊不僅可以為行人提供方便,還可以增加橋梁的重量和穩定性。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緩解橋梁的濕氣腐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