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設計:(1)采用圓拱形式,改變了我國大型石橋多為半圓拱的傳統。中國古代石橋的拱多為半圓形,美觀完整,但也有兩個缺陷:壹是交通不便,半圓拱更適合跨度小的橋,而大跨度的橋采用半圓拱會使拱很高,導致橋很陡,行人和汽車過橋不方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圓拱石砌築用的腳手架會很高,增加施工風險。為此,李春和工匠們創造性地采用了圓拱的形式,大大降低了石拱的高度。趙州橋主跨凈跨37.0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跨比約為1:5。這樣就實現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橋面過渡平順,車輛和行人都很方便,還具有節省材料、施工方便的優點。當然,兩端圓拱對橋基的推力也相應增大,這對橋基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采用開肩。這是李春對拱肩進行的重大改進,將橋梁建設中使用的實肩拱改為開肩拱,即在大拱兩端設置兩個小拱,靠近大拱腳的小拱凈距為3.8米,另壹個拱的凈距為2.8米。這種大拱小拱的開肩拱具有優良的技術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減少因汛期水量增加而造成的洪水對橋梁的影響。古渭河汛期水勢大,對橋的泄洪能力是個考驗。四個小拱門可以分擔部分洪水。根據計算,四個小拱可以增加水流面積約16%,大大減少洪水對橋梁的影響,提高橋梁的安全性。其次,開肩拱可以節省大量土石方材料,減輕橋梁自重。根據計算,四個小拱可節省石料26立方米,減輕自重70噸,從而減少橋梁對橋臺和橋基的豎向壓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橋梁的穩定性。第三,增加了美觀的造型。四個小拱架均衡對稱,大拱架和小拱架構成壹幅完整的畫面,更加輕盈美觀,體現了建築與藝術的完全統壹。第四,根據結構力學理論,開肩拱架結構使橋梁在承載時處於有利狀態,可以減少主拱圈的變形,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3)單孔。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建造方法中,壹般長的橋梁往往采用多孔的形式,這樣每孔跨度小,坡度平緩,易於建造。但多孔橋也有缺點,如橋墩多,不利於船只航行,阻礙泄洪;橋墩長期受到水流的沖擊和侵蝕,久而久之很容易坍塌。因此,李春在設計這座橋時,采用了單孔大跨度的形式,河中央不架設橋墩,使得石拱跨度長達37米。這是中國橋梁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