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式結構:
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壹個特征。因為中國古代建築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墻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
“墻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築這種框架結構最重要的特點。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滿足生活和生產所提出的千變萬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於房屋的墻壁不負荷重量,門窗設置有極大的靈活性。
2、庭院式組群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築形象壹直到現存的古建築來看,中國古代建築在平面布局方面有壹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每壹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築,都是由若幹單座建築和壹些圍廊、圍墻之類環繞成壹個個庭院而組成的。
壹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後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後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
3、富有裝飾性的屋頂:
中國古代的匠師很早就發現了利用屋頂以取得藝術效果的可能性,到了漢朝,後世的五種基本屋頂式樣——四面坡的“廡殿頂”。
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圓形的“攢尖頂”,兩面坡但兩山墻與屋面齊的“硬山頂”,兩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墻之外的“懸山頂”,以及上半是懸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頂”就已經具備了。
中國古代匠師充分運用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屋頂舉折和屋面起翹、出翹,形成如鳥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頂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
4、襯托性建築的應用:
作用是襯托主體建築。最早應用的並且很有藝術特色的襯托性建築便是從春秋時代就已開始的建於宮殿正門前的“闕”。到了漢代,除宮殿與陵墓外,祠廟和大中型墳墓也都使用。現存的四川雅安高頤墓闕,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漢代墓闕的典型作品。
漢代以後的雕刻、壁畫中常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闕,到了明清兩代,闕就演變成如今故宮的午門。其它常見的富有藝術性的襯托性建築還有宮殿正門前的華表、牌坊、照壁、石獅等。
5、色彩的運用:
中國古代的匠師在建築裝飾中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這個特點是和中國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分不開的。
因為木料不能經久,所以,中國建築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以保護木質和加固木構件用榫卯結合的關接,同時增加美觀,達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相結合。以後又用丹紅裝飾柱子、梁架或在鬥拱梁、枋等處繪制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