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沒有獅子。傳統文化中獅子的形象從何而來?

中國沒有獅子。傳統文化中獅子的形象從何而來?

獅子是非洲荒野中非常典型的動物。斑馬、瞪羚、角馬等食草動物後面追逐、狂奔的激烈場面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亞洲有獅子,它們的主要產地是印度。

曾經有人問我,在中國的古建築和民俗中,獅子的形象是常見的,但是中國沒有獅子。這是什麽?這個問題我也很疑惑。中國現在沒有獅子了。雖然史前遺跡表明中國的土地上有獅子,但它們早在中華文明之前就消失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獅子形象應該是舶來品,很可能來自印度。印度是中國的鄰國。佛教興起於印度,西漢末年傳入中國。獅子的梵文叫Sinhabi,意思是所有的僧侶。獅子作為釋迦牟尼的象征性動物,在佛經《涅槃》和《大智慧論》中都有描述。大家都知道唐僧(玄奘)取經西天(印度)經歷了坎坷。其實在玄奘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去過印度,也有很多來自印度的梵天和尚來到中國,通過佛教的傳播,把印度的風景、文化、藝術帶到中國。正如魯迅所說:“自魏晉以來,天竺的故事逐漸被翻譯和演繹,在民間流傳,士子們喜歡它的獨特之處,於是有意無意地加以利用,然後就國有了。”獅子產於印度,印度的宗教離不開動物。獅子的威懾力早就被佛教所重視,所謂被佛教收為坐騎。這些動物融入了中國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印度不僅成為亞洲獅最後的棲息地,也是唯壹壹個人們可以看到獅子、老虎和豹子生活在壹起的國家。

亞洲獅,也被稱為印度獅,與非洲獅相比,鬃毛更短,皮毛更厚,體毛更厚,尾巴末端的毛叢更長。幼仔身上有斑點,毛色以棕黃色為主。它們常選擇開闊的草原灌木獵食有蹄類動物,大部分獵食活動都是由雌性進行的。它們在黎明和黃昏時外出,與全家人分享獵物。

亞洲獅在印度本土宗教中被視為聖物,但英國殖民統治者卻壹直以獵殺獅子為樂。本世紀初,亞洲獅岌岌可危,1908只剩下13只。此後,印度政府將亞洲獅列為保護對象,使這壹物種得以存活至今。目前,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吉爾自然保護區只有大約300頭亞洲獅。在這片面積為1412平方公裏的沿海森林中,亞洲獅處於壹隅,但前景不容樂觀。吉爾自然保護區地處熱帶季風帶,幹旱季節缺水炎熱。獅子和貧窮的印度人壹樣,每天都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喝到水。在雨季,村民們將大量牲畜趕到保護區,與野生動物爭奪有限的空間。同時,為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多條高速公路穿越保護區。在印度期間,我聽到了亞洲獅被超速行駛的汽車活活打死的新聞。因為獅子是至高無上的動物,對過往車輛無動於衷,不願意表現出退縮和躲避的動作,而工業社會是無情的。

目前,由於吉爾自然保護區地理區域狹窄,生態密度高,壹些亞洲獅正逐漸搬出這最後的庇護所。獅子的遷徙經常導致與周圍社區的沖突。因為獅子餓了就想吃東西,而野生食草動物的數量又因為畜牧業的發展而極度減少,所以獅子不得不以牲畜為食。看來,如何拯救這只尚未脫險的巨獸,還得靠人類克制自己日益高漲的物欲,做出“利人眾生”的理性選擇。

  • 上一篇:中國所有的節日?
  • 下一篇:中國空間站將建“三室兩廳儲物間”。空間站建設的意義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