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主要特點有:
①、追求神似,註重意境;
②、以墨線為造型的主要手段;
③、與詩、書、印密切配合。
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征。傳統的中國畫,依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評論:
1、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壹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2、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3、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4、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壹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壹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是琴棋書畫四藝之壹。
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國畫中,描壹條蛋形線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並無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又如畫壹曲尺形線表示人的鼻頭,其實鼻頭上也並無此線,此線是鼻與臉的界線。
擴展資料:
中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幹、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璜之。
人物畫從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科。五代、兩宋流派競出,水墨畫隨之盛行,山水畫蔚成大科。文人畫在宋代已有發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明清和近代續有發展,日益側重達意暢神。
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制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