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形成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特點和中國外交的總原則,新中國決定實行三項具體政策措施。
首先,另起爐竈。與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決裂,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第二,請客之前先把家裏打掃幹凈。先消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權力和影響,再談建交。
第三,片面。中國屬於東方集團,把發展同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外交關系放在首位。
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外交政策: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本質:反對侵略擴張,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基本點: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和諧的、合作的。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外交政策:“兩拳打人”——維護主權獨立、反對美蘇帝國主義的鬥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堅持在和平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所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20世紀80年代第二代領導集體的外交戰略――奉行“真正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積極推動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確立冷靜觀察、立場堅定、沈著應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善於笨拙、絕不當頭的方針;確立黨際關系“四項原則”,開創黨的對外工作新局面;強調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力量,應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外交政策:
第壹,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第二,我們壹貫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第三,在和平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第四,努力發展大國間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進壹步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1996年4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要通過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要通過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建設持久和平與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貢獻。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要求,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壹位。從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堅持各國的事情由各國政府和人民自己決定,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並不決定國家關系的親疏。永遠不與任何大國或大國集團結盟,永遠不軍事擴張,永遠不稱霸。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