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
說到中國人的性格的形成,不談《中庸》是不行的。怎麽說呢,因為連菜市場買菜的普通人的討價還價用的方式,與中庸之道都有著莫大的關系,更不要說其他的處世的方式了。
所以說,中庸之道對我們的影響非常之大,並且中庸之道的價值觀就在我們身邊。而中庸之道的價值觀“中庸”和“中和”是我們不可缺少的。
中庸之道
“中庸”意為“中是可以長久行用的典法”
“中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而這壹價值原則是由孔子提出來的。孔子在《論語雍也》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指出“中庸”是“至德”,是最高的德。而“至德”在《論語》中被多次提起。
在特定的條件下能行常道,會被稱為“至德”,孔子舉了周文王的例子來證明。那麽前面所說的“中庸之為德矣,其至矣乎”就有了解釋。
中庸
講到這裏,我就講壹下我所理解的中庸之道吧。其實中庸之道,已經在我們骨子裏形成了,讓我們有了以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像西方國家所追捧那些東西,他的理念大多都是只有黑和白。妳沒有發現嗎?西方那邊的文化大多都是絕對的,比如壞人好人,他是絕對的!
而在我們中國來說,這壹些都不是絕對的。有個成語叫做否極泰來,說是壹件事達到頂峰就會有轉變。但是我們中國人做事壹般不會做絕,比如處理壹件事件,也不會處理到極致。總會有壹線的存留之地,這是我們中國人所特有的,所以我們中國的酒桌文化上很出名。
中庸
妳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中庸之道並不是說是簡簡單單的折中,它是壹種智慧,幾千年傳承下來,它本身就是優秀的文化。經過了時間與我們中國人的檢驗,他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去應用的。
中和
“中和”意為“經過對兩端的調整而達到和諧”
講了中庸,我現在講壹下中和。《論語》裏有寫:“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執中者,謂執中道用之”,“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執而用中,舜所受堯之道也”的闡述。
所以說《中庸》中的“兩端”在《論語》中具體化為“過”和“不及”。要在“兩端”裏面“允執其中”,即確實的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的調整以漸趨於和諧,由此而引出了“中和”這壹概念。他的意思上面也所說,達到了壹種調和之境。
中和
看中國古代所說的“中庸”“中和”“至德”這幾個詞,是指在位者賢德之人的“德”,本身就是壹種非常的去處理事情的方式。而經過儒家這幾千年的傳播,這幾個詞確實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這不可否認的,也是不能否認的,它深深刻在了我們骨子裏面!
生活中我們會自覺的用中庸之道的價值觀去處理壹些事情,實際上就是我們去所應用我們自己本身的壹種文化。不要說評判本身這個民族文化到底是否很優秀,當它已經融入到的骨子裏面了,優不優秀,他也以這種方式生存下來了,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