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壹、思維方式:
西方人註重思辯理性分析實證,剖析整體再加以綜合;在西方哲人看來,只有思辯性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是通過歸納推理,演繹推導,而是基於事實。
二、價值取向:
西方人註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中國人的價值觀,強調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原因
1、受經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壹塊土地可以活壹輩子,文化比較內向。
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屬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註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
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源於愛琴海沿岸,屬於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耕遠不像中國的農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
而且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工業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鬥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之內,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
這種內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
而西方國家大多數則處於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境,工商業、航海業發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註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秘的傳統。
同時,海洋環境的山風海嘯、動蕩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註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3、受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影響。
中國的文化思想,關鍵在於壹句孔子的“謙、恭、信、敏、慧”。在於壹個“爭”字,在處理人事方面以己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