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在歷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說唱道情在宋、元時就有活動。最晚在清道光年間演變成為戲曲劇種,1960年成立了國營道情劇團。時至今日,臨縣道情壹直是晉西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
臨縣道情的形成與金元時期北方全真教盛行有很大的關系。臨縣地處黃河中遊、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與道教發源地終南山所在的陜西省只有壹河相隔,故從漢唐到宋元,這裏壹直是道教最興盛的區域。臨縣境內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在臨縣道情的傳統劇目中,反映道家思想的戲占了很大比例,說明臨縣道情的興盛與道教的活動緊密相連。
臨縣道情的興盛與發展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只能根據民間歌謠和老藝人的介紹進行推測。臨縣群眾中至今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炒雞蛋,烙烙餅,彈起弦子唱道情。寧看道情《小姑賢》,不去房山做巡檢。”巡檢是清代以前的官職,這個順口溜說明道情很可能在清代以前就在當地有壹定影響。臨縣前小峪村道情老藝人郝順德說,他的上三代師傅雒思福曾是道光年間的著名道情藝人。後劉家莊的老藝人劉成功也說劉家莊的道情班是清同治年間搞起來的。可見至遲清朝道光年間臨縣已有道情戲的活動應是事實。
清末民初,臨縣道情發展到鼎盛時期,藝人輩出、班社林立,道
情之聲遍及城鎮鄉村。其活動範圍,除臨縣外,遍及方山、柳林、中陽、離石以及陜北的榆林、延安地區。據民國初年的粗略統計,當時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個,同時,也湧現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藝人,如郝維藩、劉斌儉、郝永華、劉全新、秦芝田、趙新宏、劉恒艾、劉榮成等人,當時稱為道情“八大名角”。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前,半農半藝的道情戲班演出活動較多。隨著中路梆子的發展壯大,道情藝人開始兼學唱大戲,出現了壹批“風攪雪”班子,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於兩個劇種的結合,臨縣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樂器、藝術風格、班規習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響。 清末民初,臨縣出現了職業班社,其中以三交鎮的李春喜班最負盛名。該班的班主李春喜,原是壹位著名藝人,工小旦。他嗓音清亮,表演細膩動人,深得群眾喜愛。尤其在壹些青年觀眾中影響頗大。當時有個叫拴拴的青年農民,更是愛戀入迷。有人給他編了順口溜“猴(小的意思)春喜,滿家喜,羨得拴拴打早起,壹天不看道情戲,急得拴拴要斷氣。”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是李春喜的技藝,也反映了李春喜職業班社的活動情況。據老藝人劉玉江說,他十七八歲時,就在陜西省的佳縣、米脂壹帶的道情戲班唱戲。這類戲班,除班主是當地人,其余人員(包括演員、教師、文武場樂隊以至箱倌等)全部是由臨縣以簽定合同的方式聘去的。民國初,這類班社僅陜北就有五六個。
由於晉西與陜北隔河相望,這裏在抗日戰爭後期成為人民革命的根據地,晉西道情較早地與革命文藝工作相結合,運用固有的藝術形式,演唱新編的現代劇目,作為宣傳政策、宣傳革命、教育人民、發動群眾的手段,從而成為人民革命的文藝武器。
解放後,臨縣道情藝術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春,臨縣正式成立了地方國營性質的臨縣道情劇團。在恢復和上演大批傳統道情劇目的同時,又挖掘整理和改編了不少民間戲曲,並移植了壹部分現代戲。在音樂、舞美、表演上也作了不少改進,為這壹古老的藝術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臨縣道情劇團與臨縣晉劇壹、二團合並為臨縣晉劇團,臨縣道情發展遭到停滯、破壞。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臨縣道情劇團得到恢復,重新購置了樂器、服裝、道具,培養了壹批有較高藝術水平的道情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