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人種中國被歸納為黃種人,但是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皮膚病不是黃色的,而是非常的白,白的非常漂亮,那麽中國人為什麽被稱為黃種人呢?
因為人種的劃分是西方世界的航海時代,歐洲人開眼看世界,他們認為歐洲是高貴的,而且膚色非常淺,所以成為白種人,白色向往著神聖純潔和智慧,相對的黑色就象征著野蠻低賤與邪惡道,可以看出歐洲的判斷標準不僅是從顏色上,而且妳越富有越強大,西方人就認為妳是越白的,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中國人也是白的。1516年,葡萄牙使團來到中國,他們在書中寫道,中國人就像我們壹樣白,中國的女人是像我們壹樣的白人,看上去非常像西班牙的女性。
到了後來判斷膚色又有了另壹個標準,就是看是否信奉基督教了。16世紀末,日本開始信奉基督教,在西方人的眼中就變得白了起來,但是在1614年日本禁止了基督教的傳播,開始閉關鎖國,這讓日本人日本人在西方人的心中,地位急劇下降啊,日本的膚色又變得深了起來,其實日本的膚色壹直沒有變化,有的只是西方人對他們的看法。
再後來就出現了18世紀的瑞典科學家林奈琳娜建立了壹套到現在為止還在使用的動植物分類和命名體系,他最擅長的就是讓各種生物各歸其位了,他的代表作就是自然系統,在書中把人類分成了4種,歐洲的白人,美洲的紅人,亞洲的棕色人和非洲的黑人。在1758年自然系統出版第10版時,對亞洲人做了修改,他把亞洲的棕色人種改成了黃色人種。雖然只是壹個小小的修改,但是意義卻非常重大,這標誌著亞洲人變黃了。我們成了黃種人,但是黃卻帶有歧視感,因為黃色是不健康的,他們罵我們東亞病夫。
18世紀後期,德國的人類科學家布魯門巴哈,在1795年提出了把人類分為5種,那就是白色高加索人種、黑色埃塞俄比亞人種、紅色美洲人種、黑褐色馬來人種和黃色蒙古人種。所以,中國人的地位卻並沒有變化,但是黃色和蒙古連接起來,這意義卻不同。以往歐洲人看到蒙古人種就想起了西方對於成吉思汗這些野蠻侵略歐洲的恐怖歷史。既然黃色人種是不好的,甚至是歧視的眼光,為什麽中國還要接受黃種人的歸類呢?
這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黃色並沒有什麽負面意義,相反它代表著我們的炎黃子孫代表著土地,黃河乃至黃泉,這讓中國人天生都覺得黃色是壹個非常正統且高尚的顏色,所以西方人認為我們是黃種人的身份,我們都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