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早期的成文法律往往刻在石柱或銅表上,但鑄鼎未必能代代相傳,石頭也未必能永存。真正傳承下來的,是刻在全體社會成員心中的法治精神。歷史發展表明,只有當法律成為人們自覺遵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規則,法律的意義和精神才能真正展現,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終落地。因此,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法治精神和文化具有特殊的意義。
要實現“全民守法”的目標,必須通過建立法治政府來促進法治社會的發展,通過嚴謹的司法和嚴格的執法來培養公民的守法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壹方面,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格、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另壹方面,充分發揮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的引領作用,在此基礎上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依法維權和解決糾紛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機制,暢通協調群眾利益、維護權益的法律渠道。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每壹個具體的司法案件中樹立起對法治的信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權威,才能讓他們對法律的態度從認同到遵從,從信任到信仰。
守法需要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取決於各行業、各領域的自我管理。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同時,還要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深化基層組織、部門和行業的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的自律和自我管理,充分發揮公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章程、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讓各行業、各領域的從業者在真正的自律、自我管理中真正培養起社會責任感和法治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和法治精神建設,離不開各種類型的宣傳教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完成了五個面向全體公民的法制宣傳教育五年計劃,並正在實施第六個五年計劃。普法內涵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成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壹項重要基礎性工作。要在國民教育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面向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法治教育,不斷創新宣傳教育方式,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以精準滴灌、春雨綿綿的形式,將法治教育送到大街小巷、百姓家。只有通過多管齊下的法治教育和培育,守法意識才能蔚然成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生根發芽,為全面深化依法治國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參考:/gmrb/html/2014-10/31/NW . d 110000 gmrb _ 20141031 _ 6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