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定位我國經濟發展大邏輯 經過改革開放35年的飛速前進,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壹個全新的階段。雖然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戰略機遇期沒有改變,但確實進入了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再追求高速度、依賴強刺激,顯然不合時宜,還會耽誤未來發展機遇。 “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 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九個方面進行了深度解析,得出 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明確判斷。 經濟新常態的具體特征是什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權威闡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到新常態,就不會因為當前經濟增速回落、風險擡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而驚慌失措乃至喪失信心,從而能夠積極調整心態、采取措施,逐步適應新常態。然而,僅僅適應新常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引領新常態。 “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突出戰略性。新常態是個動態過程,我們不僅要認識、適應,而且最終要引領。也就是說,要在註意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同時,更加註重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夯實中長期發展基礎、增添未來發展新動力。”王軍認為。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內生動力不足、下行壓力較大等突出問題。在采取措施穩增長、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挖掘新的潛力,增添新的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我國存在大量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壹是市場要活,二是創新要實,三是政策要寬。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闡述經濟發展新常態後提出八個“更加註重”中,有三個更加註重與創新驅動有關,分別是: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 在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逐步消失、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創新驅動能為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斷動力。 放眼環球,美國正在積極推動再工業化,歐洲正在大力推進“工業4.0”,全球新壹輪產業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中國如果再走過去發展的老路,不僅無法走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制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但不會縮小,反而會擴大。 “新常態,意味著我們要與舊有發展模式告別,要求我們要加快打造新的驅動力量。以創新驅動推動結構調整,才能引領新常態,為實現‘兩個壹百年’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上一篇:妳知道用串鉤釣白條魚時,什麽餌料是最好的選擇嗎?下一篇: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擺地攤經濟了呢?地攤經濟何時這麽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