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社會環境。
我們小時候,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需要和周圍的鄰居、離得比較近的親戚搞好關系,必要的時候互相幫助。社交是必須的。家長就會要求孩子,見了鄰居的面必須有禮貌,熱情打招呼。親戚來了要熱情招待。
那時候,人們閑下來,或者逢年過節,會聚到壹起打牌喝酒,甚至湊壹起看電視,看國慶閱兵。忙裏忙外,覺得熱鬧又喜慶,不會覺得煩。
現在,互聯網發達,人們購物通過網絡,休閑方式更多樣化,壹部手機承載了壹個人大部分的喜怒哀樂,分給外人的時間本來就少。
以前過節走親訪友,總會強行拉著孩子,花幾個小時趕到,為的是順便去改善生活吃頓好的。
現在走親訪友,開車去,十幾分鐘就到,坐壹下,壹杯茶水還沒放涼到可以入口,人就已經到下壹家了。流於形式。加上現在孩子對這種已經變味的親情不太感冒,所以家長也不會強烈要求孩子壹定要參與。
而且,如今的社會安全性導致大家互相防備,有些對門鄰居住個10年8年都不認識不熟悉。非必要不會打招呼,自然無法產生互動。
二是,個人心態。
爺爺奶奶那壹輩,覺得人丁興旺才好。家裏人越多越熱鬧。我爺爺奶奶去世之前那幾年,過年時候還有很多年輕人大年初壹去拜年,那些家長還會要求孩子給爺爺奶奶磕頭。
爺爺奶奶也會覺得,這是自己的榮耀。村裏這麽多人都來看望,非常有面子。
其實那些年輕人,有很多是不情願來的,有些是極反感磕頭的。
後來,來拜年的年輕人逐漸減少,大年初壹到處串門的人也少了很多。
他們說,壹年就這過這麽壹次年,與其跟別人寒暄吹牛,偽裝自己,不如全家人聚在壹起,開開心心玩,吃些美食。
現在的年輕人也是如此,覺得時間花在無效社交上,還不如獨自過個舒服的周末。雖然時間可能也是浪費掉了,但最起碼自己感受到快樂,沒有拘束。
在關於Z時代的討論裏,歌手蔣先貴說了這樣壹句話“對於這個世界唯壹的鏈接,就是感受”,這個感受應該是快樂的輕松的,不被脅迫的。
三,戀愛觀念的轉變。
現在的年輕人,絕大部分無需再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社會的發展導致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發生變化,即便不結婚,也不會被周圍的人使勁嘲笑,不需要覺得低人壹等,擡不起頭。
孩子結不結婚,已經不再是父母最擔心的事情。他們最關心的,反而是孩子在壹段感情裏能不能夠得到快樂,能不能夠得到滋養,獲得幸福。
從年輕人自身而言,愛情如果讓他們投入太多精力,會讓他們直接嚇退。
Z時代短片裏,壹位被采訪者說道“愛情是不是被構建的過於高尚了?沒有對愛情過高的期待,自己的焦慮都緩解了”。她這段話引起很多年輕人的***鳴。
對待愛情的態度,從強求,到隨緣,心態放松了,心情舒緩了。放下焦慮,更加腳踏實地的生活,反而更容易遇到同頻的人。
當然,也的確是有壹些年輕人在人際交往上面存在欠缺,甚至讓人反感。這部分人相對比較小眾,受生長環境影響,個人認知有局限。這部分人或許確實需要學習“社交技能、高情商與人聊天”。
總體而言,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不主動社交,不是因為不懂,而是更願意尊重內心的意願。
他們不想談戀愛,是因為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識,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