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池塘中的青蛙會靜靜在荷葉上等待,直到有獵物飛過,他才壹躍而起,選擇合適的荷葉,不斷跳躍去尋找適合的食物。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最合適的路線達到目的,青蛙並不是每壹片荷葉都要經過,而是有所選擇,有所放棄。
▲荷葉上的青蛙會選擇合適的路線,用最快的速度跳躍前進,並不是每個荷葉都要經過
而在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場上,面對太平洋上日本占領並修建了堅固防禦工事的大大小小的島嶼。美國軍隊也做出了類似的選擇,它們像青蛙壹樣,對於類似荷葉般的日軍島嶼,它們也有所選擇,有所放棄。
▲二戰美軍采用的蛙跳戰術,跳過防禦堅固的島嶼,再使他們孤立無援
他們跳過那些防禦比較堅固的島嶼,選擇從防守相對薄弱的島嶼下手,再利用美軍充沛的工程能力和物資供應,快速建立前進機場和港口,再對跳過的島嶼進行海空封鎖。這樣既避免了攻堅的損失,還可以大幅加快進攻速度,壹舉兩得。
這種跳躍島嶼攻擊的戰術就叫做?蛙跳戰術?
蛙跳戰術是太平洋戰爭特殊地理環境下的產物
蛙跳戰術的出現離不開太平洋戰爭特殊的地理環境,二戰前期,日本占領了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無數個島嶼,並在幾乎每個島上都駐紮了軍隊以鞏固防線,試圖以連成線的島鏈防禦來拖延美國作戰效率,為日本贏得時間。
▲瓜島戰役中美國登陸部隊損失很大,美國人不得不開動腦筋謀劃下步進攻計劃
美國人在瓜島戰役與日本部隊血戰過後,深切意識到,如果按照常規套路,將全部島嶼逐壹攻克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還會造成美國士兵巨大的傷亡,這將對美國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於是1943年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及參謀長布朗寧便提出了這個著名的蛙跳戰術,並被麥克阿瑟采納,從1943年底,美軍依據後勤能力、轟炸機作戰半徑,計算出自己的蛙跳目標和距離,直接跳開部分日本占領的島嶼,開始跳島攻擊。
▲二戰美軍蛙跳戰術攻擊路線
日軍重兵駐紮的馬來西亞、特魯克、拉包爾、新加坡,甚至駐紮著16w日本陸軍的臺灣,都被美國人跳過,就是在壹些具體戰役中,也會跳過壹些日軍防禦能力較強的島嶼。
美軍需要做的就是把島上的航空隊癱瘓掉、機場破壞掉,再對這些島嶼進行嚴密的海上封鎖,這些精銳的日軍雖然空有壹身武功,卻無處發力,時間壹長,補給再被斷絕,變會不攻自破。
蛙跳戰術的成功實施離不開美國強大海空軍力量的嚴密封鎖
簡而言之,蛙跳戰術的核心就是兩點,避其鋒芒和孤立無援,避過嚴密防守的島嶼,去攻擊薄弱地區,然後將敵人嚴密防守的陣地變為壹座座孤立無援的孤島。
▲利用制空權消滅島嶼上的日軍航空部隊,從空中進行封鎖
那麽要將敵人的島嶼變成孤島,就必須依賴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所以跳島戰術也是在1943年中途島海戰結束後才具備實施的條件的。
▲利用制海權,在海上進行封鎖,斷絕島上日軍補給
中途島海戰後日本海軍逐漸走上下坡路,太平洋的控制權逐漸轉移到美國人手中,日本海軍對島嶼的支援和運輸變得非常的艱難。在島上的百萬日軍,近乎成為困獸,既無法相互支援,又無法撤退回本土。
▲宮古島日軍望洋興嘆
例如在沖繩戰役,島上日軍與美軍浴血奮戰,甚至彈藥都快打光了,而近在咫尺的宮古島上彈藥充足的日軍,卻無力援助,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跨海支援,只能眼睜睜看著沖繩日軍的覆滅。
就這樣,蛙跳戰術徹底終結了傳統的逐層防禦戰略,也使得二戰的結束大大提前,蛙跳戰術也是二戰美軍創造的經典戰術範本。甚至在二戰以後,美軍仍屢次應用,譬如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就是另壹種變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