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互聯網對音像出版有什麽影響?

互聯網對音像出版有什麽影響?

壹,網絡技術的影響

隨著通信、計算機、網絡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的產生、分配、使用和傳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壹。文字、圖像等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快速傳遞,壓縮了時空,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制度環境和生活方式。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0月23日第1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2月30日,我國網民人數為137萬,占我國總人口的10.5%。經過跨越式發展,中國在網絡規模和網民數量上已經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壹。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和發展最快的電信市場,中國信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潛力的信息和通信市場。

在信息時代,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版權,不僅深化了版權的內涵,也拓寬了版權的外延。著作權的主體擴大了,客體擴大了,內容增加了,其原有的獨立性、創造性和地域性也發生了變化。實用性、行業性、專業性與信息化、國際化的結合,大大加快了其生產和傳播的周期。同時,也給出版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機遇,增強了其競爭能力和優勢。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高新技術大大提高了傳統出版業的管理水平。數字技術正在以網絡傳播的方式改善和提高營銷服務,同時以數字信息的方式銷售和傳播作品,已經並正在加速對傳統出版業的革命性影響。第二,壹方面,數字技術極大地拓展了出版業的市場空間,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基於非紙媒體的網絡出版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產品形態和業務結構。另壹方面,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也給版權制度包括相應的出版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可以說這種競爭和挑戰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及本文的研究內容。

作品尤其是作品作為壹種信息,隨著數字化方式的創作和利用,改變了壹百多年來著作權法所確定的規範機制和平衡態勢,擴大了著作權保護和權利限制的對象,拓展了作品的使用方式和途徑,帶來了簡單高效的復制手段,模糊了合理使用和侵權使用的界限,給傳統著作權保護帶來了壹系列新的法律問題。

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網絡環境下的版權保護以及信息化進程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

第壹部分是版權概述。該部分主要介紹了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的含義,分析了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的主體、客體、內容和表現形式,並通過比較網絡環境下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的區別,總結了網絡著作權的特征。

第二部分,網絡對出版業和版權的影響。由於網絡環境下版權的擴張使傳統出版業面臨挑戰,這壹部分分析了網絡環境下版權的擴張,傳統出版業在網絡環境下的生存狀況及對策。

第三部分,網絡環境下版權保護的法律保護手段,以及傳統出版業對自身權利的法律保護手段。網絡版權的法律保護是我們必須建立的壹道有效屏障。在立法上,應進壹步完善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管轄法院的確定和賠償標準的界定。最後,應建立我國完整的網絡版權保護法律體系,並提出立法引玉的思路。

  • 上一篇:亂打三年出拳師的看法
  • 下一篇:京劇藝術簡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