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圖例:
據說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8年之間。他出生在高貴的楚國,才華橫溢,深受楚國君主賞識。但面對楚國內部的腐敗和外患,屈原憂國憂民,深感痛心。
最後,楚國政變後,屈原被流放到烏江。他深切感受到國家覆滅的痛苦,於五月初五投江自盡,表達對國家的忠誠和無奈。
當地居民得知此事後十分悲痛,紛紛劃船打撈,希望能保存屈原的遺體。人們擔心魚蝦會吃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進河裏,希望養出來的魚蝦能吃到粽子而不傷害屈原的身體。
另壹個版本的傳說:
另壹個傳說是,人們聽說屈原投江後,紛紛湧向江邊,希望能救他,卻找不到屈原的屍體。為了紀念他,人們在這壹天開始劃龍舟,吃粽子,並在手腕上綁上五顏六色的絲線,以辟邪避災。
因此,五月節成了紀念屈原和表達愛國情懷的節日。在這壹天,人們會觀看龍舟比賽,品嘗美味的粽子,還會寄托對屈原的哀思,祈禱國家繁榮昌盛。
五月節紀念屈原的典故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勇敢和愛國精神。
端午節的傳統活動:
1.龍舟比賽
人們把人們做的粽子綁在龍舟的尾部。比賽期間,龍舟被允許追趕並抓住懸掛在高處的彩色絲帶,象征著驅邪避災,祈求豐收與和平。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傳統食品。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包在竹葉裏煮熟的。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和口味,如肉餡餃子,豆沙餃子和紅棗餃子。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投河時自己也投河的粽子。
3.掛菖蒲和艾草
人們會在門前或室內懸掛菖蒲和艾草,以辟邪避災,保護家人。菖蒲氣味芳香,被認為可以驅除惡露和瘟疫;艾草有驅蟲防病的功效。
佩戴彩色絲線
人們會在端午節綁上五顏六色的絲線,這不僅可以增添節日的氣氛,還意味著辟邪和祈求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