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色
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為正面角色。例如關公等。
2、黑色
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3、白色
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4、紫色
表現剛正,穩練,沈著的人物,如:徐延昭。
5、黃色
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6、金色
代表神仙高人。
7、綠色
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王彥章。
8、藍色
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擴展資料:
臉譜藝術的發展與中國戲曲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約在十二至十三世紀的宋院本和元雜劇的演出中,就出現了面部中心有壹大塊白斑的醜角臉譜。
凈角臉譜相傳在中國戲曲發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樂舞節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這假面具就是臉譜的鼻祖。
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貴州省星義地區布依族村民喜愛的古老地方戲,仍有戴藝術面具演出的習慣,這可算是臉譜歷史中的活化石。
隨著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戴藝術面具演戲越來越不利於演員面部的表演,藝人們就用粉墨、油彩、鍋煙子直接在臉上勾畫,這樣就逐漸產生了臉譜。
當時,戲班以露天演出為主,離戲臺較遠的觀眾往往看不清演員的面部表情,勾上臉譜使觀眾在遠處就能壹目了然。
為適應露天演出,所勾臉譜壹般只用黑、紅、白三種對比強烈的顏色,強調五官部位、膚色和面部肌肉輪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
這種原始的臉譜是簡單粗糙的,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逐漸裝飾化了。到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後,京劇臉譜也在吸收各地劇種臉譜優點的基礎上,經幾代著名演員和戲劇藝術家的不斷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創新改革,得到充分的發展。
圖案和色彩愈來愈豐富多彩,各種不同人物性格的區分也越來越鮮明,並創造出許許多多歷史和神話人物的臉譜,形成了壹套完整的化妝譜式。
百度百科——京劇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