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人生儀禮食俗包括哪五種?

人生儀禮食俗包括哪五種?

2.人生禮儀食俗

人生禮儀是指人的壹生中,在不同生活和年齡的重要階段所舉行的相應儀禮。舉行人生儀禮時的宴飲活動和有關風俗,便是人生禮儀食俗。我國的人生禮儀食俗主要包括誕生禮食俗、成年禮食俗、婚嫁禮食俗、慶壽禮食俗和喪葬禮食俗等。

(1)誕生禮食俗:是指從結婚後求子、受孕、保胎開始,到臨產、三朝(出生第三天)、滿月、百祿(百天)直至周歲的飲食風俗。它是人生的第壹大禮,關系到母嬰健康和血統延續,主要由求子食俗、保胎食俗、臨產食俗和育嬰食俗組成。例如,在求子食俗方面,主要是吃喜蛋、喜瓜、紅棗、花生、石、蓮子、桂圓等象征多子多福的吉祥食物 ;在保胎食俗方面,重視營養的補充,講究多吃葷湯、青菜與水果,忌吃生姜、兔肉、肉、螃蟹、鰍等食物;在育嬰食俗方面,有“做三朝”“過滿月”“祝百祿“慶周歲”等名目,大多會置辦酒席,席面上配長壽面和吉慶名稱的菜點。

(2)成年禮食俗:是指兒童從入學啟蒙到成年定親之前的飲食風俗。成年禮是兒童成長為青年的重要標誌,其食俗主要由割禮食俗、入學啟蒙禮食俗、十歲禮食俗和生肖壹巡禮食俗組成。例如,入學啟蒙禮壹般在兒童5~7歲時舉行,大多操辦“十魁席”宴請塾師(教書先生)、族長和親朋,還要祭拜孔聖人和祠堂;生肖壹巡禮在兒童滿12歲時舉行。

(3)婚嫁禮食俗:是指說親、相親、定親、娶親、回門、婚禮周年紀念日的飲食風俗。從說親、擇偶到成婚、回門,壹般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期間有謝媒、敬祖、宴賓、認親等多個環節,須辦宴十多次,故民間有“無宴不成婚”“無酒不嫁女”之說。婚嫁禮在席上的講究很多,如席菜應為雙數(最好是扣八或扣十)、菜名宜用吉語、碗盤應為金邊或紅邊、桌布宜用紅色,禁忌打破餐具或有裂痕,席上不能有梨和橘子等。

4)慶壽禮食俗:是指誕生紀念日慶賀活動中的飲食風俗。我國慶壽禮壹般是逢十(如60大壽、70大壽、80大壽等)大壽時提前壹年操辦,避免“十全為滿,滿則招損”的忌諱。此外,民間認為36歲、49歲、55歲、73歲、84歲、99等歲數是“坎兒”,因此也有求佛祈福、舉行慶儀的傳統。慶壽禮食俗大多帶有健康長壽的意識,如要求菜品營養要三低(低鹽、低糖、低脂肪)、兩高(蛋白質高、粗纖維高),席面上須配壽桃 、壽面等吉祥食物,魚菜要少(魚多了讓人聯想到“多余”),不能有“西瓜盅”等帶有不好譜音的菜(“盅”與“終”同音),菜名多選用“松鶴延年”“麻姑獻壽”等吉言,格局多采用“九熱九冷”,以體現“九九上壽”“天長地久”的寓意。

(5)喪葬禮食俗:是指喪禮、葬禮和服孝期間祭奠死者和酬謝賓客、匠夫,以及死者親屬守孝期間自律的飲食習俗,主要包括祭奠亡靈食俗、答謝親友食俗、酬勞匠夫食俗和家屬致哀食俗。其中,祭奠亡靈的食俗主要是供奉齋飯,各地各族習俗不壹;答謝親友的食俗是設“骨主宴”“勸喪席”等,格局多為六菜壹湯,以素為主;酬勞匠夫的食俗是為答謝匠夫而備的“沖晦酒”(為沖掉匠夫接觸屍體而沾染的“晦氣”)“回杠飯”(酬謝擡棺杠夫的酒席)等,大多重酒肉;家屬致哀的食俗是戒酒、減食、茹素,如“孝子飯”“豆腐飯”等。

  • 上一篇: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前景出路在哪裏?
  • 下一篇:什麽是正常的職業認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