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以來,中國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炮制方法與技術,而且也形成了壹套傳統的炮制加工工具。炮制是中藥傳統制藥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飲片入藥,生熟異治"是中藥的鮮明特色和壹大優勢。中藥飲片炮制技術是中國所特有的,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藥炮制歷史久遠,相傳起源於神農時代。遠古時候,人們為使藥物清潔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凈、劈塊等簡單的加工方法,這就是中藥最早的炮制。當人類發現火以後,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啟示,便用火來加工藥物,因此對藥物的毒性降低和調整藥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時代,由於釀酒的出現,為以後的酒制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後來出現的鹽制、醋制、蜜炙等炮制方法,更豐富了中藥的炮制內容,且較好地適應了臨床的需要。
中藥炮制的發展大約可分為四個時期:春秋戰國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藥炮制技術的起始和形成時期;金元、明時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是炮制理論的形成時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是炮制品種和技術的擴大應用時期;現代(1912年以後)是炮制振興、發展時期。
中藥的炮制前人稱為炮炙。但"炮炙"二字僅代表了中藥整個加工處理技術中的兩種火處理的方法,並不能概括其他中藥炮制方法。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確切地反映整個中藥處理技術,現統稱為炮制。其中"炮"字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而"制"字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技術。
中藥炮制的文字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現存的我國第壹部醫書《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治半夏"即是炮制過的半夏。到了漢代,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煆、炮、煉、煮沸、火熬、燒、研、挫、搗、酒洗、酒浸、酒蒸、苦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等。同時,炮制理論也開始創立。如當時問世的中國第壹部藥書《神農本草經》序中寫道:"藥……有毒無毒,陰幹暴幹,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述了壹百余種藥物的炮制,他也認為藥物"有須根去莖,有須皮去肉,或須肉去皮,又須花去實,須燒、煉、炮、炙,依方煉采。治削,極令凈潔。"由此可知,在漢代,人們對中藥炮制的目的和意義已有了壹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