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壹階段,中國農村勞動力的特點和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農村勞動力流動是多層次、多樣化、高度傾斜的。中國勞動力轉移有四個主戰場。壹個是農村戰線。壹部分農村勞動力被鄉鎮集體工業吸收,另壹部分從事農村第三產業,如交通、商業、餐飲等行業和農村家庭工業。二是城市、工礦、服務戰線。工礦臨時工、合同工吸納農村勞動力能力強。三是城鄉交叉戰線。主要是全國各地的建築行業。第四是國際戰線。主要是向海外輸出勞務人員。首先,高傾斜表現在農業勞動力主要向鄉鎮企業轉移,但結構不盡合理,偏向農產品加工業以外的產業;從地域上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區域空間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小城鎮和中小城市,勞動力外流由東向西遞增。
②農村勞動力流動結構發生了變化。壹是農民工年齡結構變化。近年來,由於大量農民長期外出打工,至今已有幾十年,因此農民工中較高年齡段呈上升趨勢。二是性別結構的變化。近年來,農民工中,男女外出比例與實際男女比例相差不遠,男女外出比例基本相當。在少數地方,由於壹些沿海企業認為女工比較好管理,或者有些行業需要更多的女工,所以女工比較容易找到工作,女性農民工比男性多。第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結構和輸出結構存在較大偏差。四是職業轉移多,地域轉移少。
③農村勞動力流動具有兼職性和廣泛性。首先,農村勞動力流動具有非全日制就業的特點。在大多數地區,絕大多數轉移到非農產業的勞動力並沒有完全脫離農業,放棄土地承包權,仍然利用閑暇時間或家庭輔助勞動經營農業。相當數量的勞動力屬於季節性轉移、農忙、休閑工作和商業。從農業轉移的勞動力中,近60%是“兼職”轉移。同時,農村勞動力流動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壹是勞動力素質差。第二是就業領域多為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超過壹半的員工受雇於建築、食品、紡織、服裝和皮革等高勞動強度的工業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