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通常被用作壹種社會研究方法。我們主張將其上升到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和邏輯起點,提出“質的社會學”概念,定義為:以質的研究方法為基本方法,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解釋和理解社會現象,促進社會質量提高的社會學。
質性社會學首先強調質的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個案研究、深度訪談、焦點小組、民族誌、紮根理論、敘事研究、行動研究等壹整套方法論體系,與傳統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定量分析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定性社會學是人文社會學。來自自然科學的古典社會學鮮明地標榜價值中立,強調客觀性、實證性和邏輯性,突出工具理性,旨在尋求真理;而質性社會學則重視參與和理解,倡導人文關懷,凸顯價值理性,內在“善”。因此,如果古典社會學被稱為“科學社會學”,那麽定性社會學應該傾向於“人文社會學”。
定性社會學是解釋社會學。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預測,不是控制,而是理解。它強調對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典型案例、焦點群體和社會現象的解讀和理解,通過具體的日常生活實踐,把握特定情境下現象和事件的意義。它追求研究的特殊性,強調地域的適用性,重視主觀經驗。尋求區域社會發展質量的追求和人民生活意義的建構。
定性社會學是微觀社會學。與傳統社會學不同的是,質的社會學從追求科學的、有規律的宏大敘事轉向關註微觀個體、地方經驗和中觀區域。遵循從個別、部分到整體的研究路徑來解釋和理解社會現象。類似於不追求普遍社會理論的“中程論”。如果說傳統社會學的定量研究壹般是壹種“遠距離”研究,定性社會學是壹種“近距離”研究,強調參與、體驗和直接觀察,所以是“地方社會學”、“區域社會學”、“微觀社會學”。
定性社會學是社會質量科學。定性社會學只給自己定了壹個“有限”的目標:研究和促進社會質量的提高。社會質量也就是社會發展的質量,即社會發展的程度和質量主要是指經濟增長以外的社會維度,包括“構成社會發展質量的社會文化價值觀、精神氣質、歷史積澱、人們的社會認同、主觀感受等方面”。姜波,《建設質的社會與社會學的使命》,《質的社會學探索:理論、方法與應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第7頁。歐洲學者將“社會質量”定義為“人們在提高自身福祉和個人潛力的條件下,能夠參與共同體的社會經濟生活的程度”。艾倫?沃克。連接亞歐的橋梁。見張海東,編輯。社會質量研究:理論、方法和經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第117頁。人們認為,社會質量可以用四個因素來描述:壹是社會和經濟安全;第二,社會凝聚力;第三,社會包容;第四是社會賦權。社會發展需要“量”的積累,但更在於“質”的提升。社會質量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處於自我實現和集體認同的辯證關系中。定性社會學的社會發展質量側重於人的內心體驗,是基於人的主觀感受的社會生活質量。
定性社會學是建設性社會學。“參與”和“行動”是質性研究的核心概念。這涉及到研究者的角色、立場、態度和信念。堅持建構主義立場,提出建設高質量社會的目標。關註生活世界,探索行動策略,追求意義空間。也體現了定性社會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不是單純的“追求真理”,更多的是“尋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