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第23年的習俗

第23年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叫臘月廿三,是因為竈王爺每年臘月廿三向天報告,民間有臘月廿三祭竈的“小年”。那壹天,我們祭竈,吃竈糖,和面花,掃灰塵,剪窗花等等。

1.犧牲爐子

大部分祭竈都是在黃昏時分舉行。壹家人先去了廚房,擺好桌子,在廚房墻上的神龕裏給竈王爺上香,獻上糖果、清水、煮豆、草。其中,後三幅為竈王爺升天的坐騎。之後,竈神雕像會被取下來燒掉,除夕夜會立起新的雕像。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所以祭竈主僅限於男性。然而,在現代,大多數家庭主婦都扮演著向火爐獻祭的角色。

清掃灰塵

這壹天,家家戶戶天壹亮就起床,打掃房子,打掃家具,擦窗戶和鏡子。北方人稱之為“掃房”,南方人稱之為“除塵”。拉掉舊塵垢是不祥之兆,這樣窗明幾凈,煥然壹新,符合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也是為新年的到來做準備。根據《集解筆記》的記載,這壹習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當時是壹種“驅除疫鬼,祈求安康”的宗教儀式。因為“塵”和“陳”諧音,掃塵就是掃除舊物的意思,既指庭院裏的舊垢,也指舊年遇到的各種不快。

切割窗花

小年有很多民俗活動,基本都是為了過年做準備,剪貼窗花就是其中之壹。剪窗花是最受歡迎的民間活動。壹把普通的剪刀,壹張普通的彩紙,就可以隨意創造出各種圖案。喜鵲、孔雀、牡丹、鹿鶴、香椿、五蝙蝠等。貼滿了房子,不僅裝飾了節日的氣氛,也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生活智慧。

吃糖果

煮糖是漢族古老的傳統名稱,既是春節的食品,也是祭祀品。廚房糖果是壹種麥芽糖,粘在口腔和牙齒上。拉成長條狀的糖塊叫“關東糖”,拉成扁圓形的叫“蜜瓜”。古語雲:“二十三,香瓜粘,棗君主欲上天。”這壹天,大街小巷都有賣廚糖的,家裏的大人去趕集也會早早把廚糖買回家。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塗在竈神的嘴上,希望竈神為自己美言幾句,後來逐漸演變成來年必吃的小吃。

5.揉面花

山東半島的大多數人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忙著做棗糕(也叫大包子)、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團圓,日子過得綽綽有余。這些面食菜品很講究和面、醒發、制作,要花很多時間。吃起來壹層壹層的,特別有嚼勁,味道不壹般。它是春節期間招待客人的主食。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年被視為迎接新年的開始。從這壹天開始,大家都會放下工作回到家人身邊,陪家人在buy buy買年貨,收拾房子,壹家人開開心心的等待新年的到來。因此,在我們的傳統習俗中,小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上一篇:中國有哪些名勝古跡?
  • 下一篇:推薦中醫療法,促進老年人大腦功能的恢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