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娃娃,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呢?原來包絲娃娃的面皮就像包嬰兒的繈褓,裏面切成絲狀的蔬菜就像嬰兒,面皮包出來的形狀就像繈褓中熟睡的嬰兒,貴陽人美其名曰:絲娃娃。
絲娃娃面皮的制法說起來真叫麻煩!先把面粉和成糊狀,再把和成糊狀的面粉揉成有勁的面筋。在爐子上支壹口平底鍋,動作嫻熟地抓起壹把面筋,迅速地在鍋裏壹抹,不出二三秒,壹塊又圓又薄又軟的面皮就出鍋了。
絲娃娃的配菜那真是個豐富!有白生生的蘿蔔絲、軟軟的海帶絲、奶黃奶黃的豆腐皮絲、胖嘟嘟的綠豆芽、綠茵茵的芹菜、香噴噴的脆臊等等。
絲娃娃不僅配菜豐富多彩、五顏六色,就連蘸水的作料也很講究。由白酸湯、鹽、味精、香蔥、香菜、胡椒、辣椒面、香油、醋調制而成。
絲娃娃的包法是自助式的,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先用手拿壹片面皮攤開放在手上,然後用筷子夾起妳想要的菜,再把面皮從左向右裹緊了,最後把下面向上折,蘸壹點蘸水,就可以入口了。
把絲娃娃放進嘴裏壹咬,蘸水向四方飛去,即使蘸水不小心飛到別人的身上,別人不會生氣,反而會哈哈大笑。如果妳問絲娃娃吃多了,店老板會不會生氣?我說:“不會。”店老板不僅不生氣,反而會更加熱情。妳吃完壹盤絲娃娃,店老板就會笑瞇瞇地又端來壹盤絲娃娃放在妳面前,直到妳吃飽為止。每到春節,絲娃娃店常常滿座,排隊等候的人們看到絲娃娃就垂涎欲滴,就連壹些外地遊客也會把買來的絲娃娃吃得壹幹二凈。噢,壹點也不誇張!
如果妳也嘴饞了,那就請妳親自來感受感受、品嘗品嘗貴陽的風味小吃——“絲娃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