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勒貝爾到M16,五把改變世界的步槍
TFB於2015年11月發布了視頻《Top 5 Rif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其中涵蓋了法國勒貝爾1886、德國毛瑟Gewehr98、美國M1加蘭德、蘇聯AK47以及美國M16。
勒貝爾1886:
勒貝爾1886是現代槍械和近代槍械的分水嶺,原因只有壹個,無煙火藥。無煙火藥的優勢不單單只是少了煙而已,還得考慮到這些固體顆粒煙霧影響視野,影響射擊率。煙霧除了影響瞄準,也容易暴露位置,所以勒貝爾1886的改進具有歷史意義。同樣的,這些固體顆粒沒幾發就會讓彈膛和槍管很臟,這就得導致在戰場上得頻繁的清理。
這些黏糊糊的臟東西清理影響戰鬥,也讓槍不能做的太復雜,黑火藥不具備讓武器自動化的可能性。
當然,我們更多認識到的是無煙火藥的能量是黑火藥的三倍,這也讓子彈初速更高,射程更遠。繼而進壹步的縮小了彈藥的口徑,讓子彈更便攜。可以說無煙火藥的出現就是現代與近代的分水嶺。
毛瑟Gewehr98:
如果說勒貝爾1886是壹次步槍的飛躍,那麽毛瑟98則是集19世紀步槍之大成的完善。勒貝爾確實很厲害,但有很多硬傷,比如效率低下、安全系數不高的管式彈倉裝填、逐漸改變的重心、糟糕的開閉栓手感、8mm勒貝爾彈錐度太大等等。但毛瑟98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栓動步槍應該有的樣子。
橋夾裝填,順暢的預抽殼,非常有前瞻性的無凸緣7.92彈,安全的第三道放炸膛保險凸筍,便捷的飛翼式保險,可靠的獨立約束式抓殼鉤,牢固的前段對稱雙凸榫閉鎖。可以說毛瑟影響了所有的栓動式步槍,所以就影響力而言,毛瑟遠大於勒貝爾。
加蘭德M1:
把半自動作為制式武器全軍發放,但加蘭德的意義遠不止是半自動。畢竟不是第壹支半自動步槍,更不是最好的半自動步槍。但加蘭德讓全世界知道,半自動似乎操作簡單切成本沒那麽高。
同時,加蘭德證明了導氣+轉栓是可行的,是適合用在步槍上的,這也壹定程度上給半自動乃至自動步槍指明了發展路徑。
加蘭德帶來的也不光是火力上的提升,而是容錯率的提高,哪怕新兵子都能從容不迫的打出每壹發,而不像栓動那樣每壹發都得聚精會神,這種緊繃很容易讓新兵發揮不出應有的成績。
AK47:
20世紀的槍械革命,開創性不亞於勒貝爾,影響力不弱於毛瑟。很多人說AK簡單可靠,但簡單是不存在的。AK的匠心之深在20世紀沒有壹把槍比得上,光是機頭和機框的構造之精絕對不是壹個阿富汗作坊能產的(阿富汗那些作坊都只是改,或者套皮,核心依舊是老部件),只有工業體系化的大國才能玩得轉。
AK壹點不便宜,便宜只是當年的產能過大,因此只能算是軍剩物資,便宜也是自然的。AK的意義也不只是單兵人手壹桿300米的自動火力,它代表了全面機械化時代的到來。步槍手不用去管那300米外的目標,疾風驟雨才是突擊步槍的本質。
M16:
如果說AK是勒貝爾,那M16就是毛瑟。尤其是子彈,特別形象。AK的7.62x39是壹種中間威力彈,而M16的5.56x45可以視作第二代中間威力彈。M16和小口徑彈是順應時代的,它是在AK改變單兵武器格局之後的壹次完善。
它更輕,用了更多新材料,比如鋁合金機匣,聚合物槍托。它是氣吹結構、直托步槍,它天生比AK更適合自動射擊。更準、更穩、更狠;它雖然不是完全的模塊化步槍,但天生有模塊化基因,它是現代步槍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