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24節氣的來由和習俗

24節氣的來由和習俗

壹、節氣由來

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

2、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系。以北鬥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幹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幹支歷將壹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

3、上古時代以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二十四節氣”,鬥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幹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壹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4、西漢時,“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文獻《淮南子·天文訓》。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平氣法”(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壹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二、節氣習俗

1、立春

立春,意味著新的壹個輪回已開啟,乃萬物起始、壹切更生之義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古稱正月節、立春節、歲首、歲旦等。這個節令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古時候立春要貼“宜春”春貼,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歲。

2、雨水

入春以後,東南風始吹,雨水開始增多。農民歷書說:“ 門 指 壬為雨水時,東風解凍, 冰雪皆散而為水。” 雨水過後,開始植樹。

3、驚蟄

驚蟄象征氣溫上升, 天氣變暖, 地下蟄伏的各種動物開始蘇醒、 蠕動。 有“雨水早,春分遲 驚蟄育苗正適時”, “驚蟄不過不下種” 之農諺。是日,聞雷兆年景豐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4、春分

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

在春分那壹天,有“豎蛋”的民間習俗。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壹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仍尚難考證。

  • 上一篇:什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
  • 下一篇:3歲在雪地裏裸奔,5歲開飛機,11歲南京大學畢業。何壹德現在怎麽樣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