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會裏朱氏的會裏朱氏文化

會裏朱氏的會裏朱氏文化

會裏朱氏家規 家之有規猶國有法。所以,崇禮義、興教化,使人存心立品,為善事以綿世澤也。

立宗子

舉戶長

設宗相

置典事

修祠堂

護墳墓

隆祭祀

敦孝友

明尊卑

篤宗族

謹喪葬

慎 婚姻

肅閨閫

訓子孫

尊師友

完錢糧

理公貲

九修宗譜紀事 九修宗譜紀事

朱永惠

同宗誌士聚宜城,

***議九修早纂成。

文公茶院今猶在,

美學泰鬥繼有人。

時逢盛世百廢舉,

國強民富萬事興。

更待明年清明日,

族人歡慶去會宮。

會裏朱氏有著良好的宗譜文化傳統

長期以來我會裏朱氏保持著良好的宗譜文化傳統。現根據八修宗譜資料對此作壹介紹。

壹、宗譜連續纂修不間斷

會裏朱氏宗譜首次纂修是在明萬歷八年仲秋,即1580年,到第八次續修的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18年續修8次,平均45.43年壹次。間隔最長的五修至六修為67年,最短的七修至八修為34年,完全符合中國傳統的“宗譜三十年壹小修,六十年壹大修”的規矩。1898年以後我們的先世也有過續修宗譜的活動。在八修宗譜“大字號”(按千字文編號)宗譜中,我們看到夾有壹張毛筆手寫譜稿,其中所記出生年代為“民國某某年”。這說明在新中國建國前族人曾有過壹次續譜活動。有的族人說曾聽到前輩講過抗戰期間修譜的事,也可能正是日本人的侵入使這次續譜沒有結果。這個時間正好是距八修宗譜三十來年到四十來年。

二、宗譜序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會裏朱氏八次纂修***有10篇序言,其中六修七修均為兩篇序言。這些序言有8篇出自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侍讀、講官。他們都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脂和理論修養,各自代表了當時較高層次的學術理論水平。他們當中有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知制誥 經筵 日講正史總裁趙誌杲,有賜進士出身 內廷供奉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三級 經筵日講起居註纂修 孝經總裁 會試同考左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修撰張英,有闕裏文公(朱熹)十八代嫡孫 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朱世潤,更有鼎鼎大名的桐城文派傳人 賜進士出身 欽點內閣中書加侍讀銜特授直隸深州冀州直隸州知州天津府知府兼蓮池院長吳汝綸。這些高人作序,在壹定程度上說明,我會裏朱氏的確是旺族。

三、譜牒兼容並蓄是壹部家族百科全書

我會裏朱氏宗譜的特點:壹是實。無論是源流、總系還是對各類型人員的錄記都十分講求實際,做到不拔高也不丟棄。這就提高了這部譜牒的學術價值。二是全。也就是譜牒體系科學完整。她包括總冊,各支系冊,各時期著名人物傳記冊,重要文料和重要利民活動情況以及各種契約冊 。三是活。譜牒對族人的記載人性化,兼容不同經歷的人員的情況,盡可能地將每個人基本狀況反映清楚。如,著名人物立傳,對立傳以外的有影響的人在各人姓名之後加贊詞,對郡或縣庠生儒生......等如實載入,加上贊頌三五句,從而千人千面,使各類人物面貌栩栩如生。

  • 上一篇:以端午節為例闡述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 下一篇:傳統的單反相機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