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傳統儒家道德的利與弊

傳統儒家道德的利與弊

在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和墨家是最著名的。雖然他們是對立的,但他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儒家鼻祖孔子曾要求周對道家始祖老子有禮貌;墨家來自儒家;法家宗師韓非是儒家宗師荀子的學生,韓非受道家影響很深,有解老、余老為證。四大流派雖有深厚淵源,但也經歷了爭奪、組合、重組的對立與融合過程。

壹、儒墨道的對立與相通。儒、道、墨四家,從他們對待“人”和“社會”的方式來看,可以分為兩類:1,儒墨。雖然兩個學派是對立的,但是墨家都是出自儒家,那麽“天意”與“天命”,“兼愛”與“仁”是何等的相似!儒家和墨家都非常重視人的感受,表現為“以人為本”,關心社會。但儒家是統治者的知識分子樂園,希望恢復“禮樂征伐自帝”的盛世,最終實現壹個“天下為公”,墨家則是下層勞動人民建立“尚同”“尚賢”小生產者的工匠樂園。

2.道家和法家,法家和道家是密切相關的。沈不海、沈導、法家宗師韓非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這兩個學派的社會觀雖然大相徑庭,但出發點卻非常壹致:兩者都是以自然主義為基礎,道家主張“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復“小國寡民”“以結治國”的氏族社會,其本質仍然是代表下層知識分子和勞動者;而法家則吸收了道家的自然主義,從自然動物的“惡”來定義人性,制定了壹套法、術、勢相結合的控制技術,為上層統治者進行獨裁統治服務。第二,漢以後儒道墨的融合。儒家與墨家、道家與法家雖各有相通之處,但由於基礎不同,自漢代以來不斷融合。首先,漢初吸取秦亡的教訓,用道家來包裝法家。漢初黃老之術盛行,其本體為“道者”稱為“道生法”。但由於他們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特別是漢武帝時期,綜合國力強大,所以這個聯盟很快瓦解,因為統治者可以控制人,但壹切法律都是“自然”的,絕對不可以。所以這個時候董仲舒就應運而生了,“陽儒陰”之法,陰陽相合,即法家為骨架,儒家為骨肉,陰陽為外衣作裝飾。董仲舒改革的儒學,實際上是儒法的有機結合,壹拍即合,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歷史。從漢代開始,道家和墨家也開始相互融合,也與陰陽家,尤其是先秦時期的神仙方術相結合,形成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即墨家嚴密的組織和紀律與道家精神有機結合,神仙方術籠罩在陰陽五行之中。或者說,為什麽先秦以來的漢代,儒家法家和道家墨家結合的那麽差?從根本上說,儒家法家都是為統治者著想,道家墨家代表的是沒落或下層知識分子或勞動者的利益,他們所代表的直接階層的利益是壹致的。先秦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當時國家還沒有統壹,國家統壹的階級還沒有形成,所以百家爭鳴,互相批判。壹旦統壹統壹,民族文化就會融合,階級階層就會融合。所以,百家爭鳴的儒道墨再次有機融合,優勢互補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上一篇:優秀的傳統文化,個人的文化自信
  • 下一篇:傳統房車價格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