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黨提出發展和建立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並提出了許多經濟體制改革的好方案,以及政治體制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可以說,中國要想進壹步發展,真正走向富國,改革的進壹步深化必然涉及政治體制改革,這也是壹道不可逾越的門檻。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各種經濟成分參與經濟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壹些新的思路。有的是這樣說的——要大力發展、積極完善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資、稅收、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享受與其他企業同等的待遇。要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其中,對產權問題也有新的解釋,即產權是所有權的核心和主要內容。要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而且這些提法明顯比過去更開明。它預示著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在壹個新的平臺上展開。
顯然,這個問題也是壹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如何讓中國的改革繼續下去,產權繞不過去,同樣的政治體制改革也繞不過去,因為現在要深化改革,就不能不涉及政治層面,這似乎是洋務運動失敗給我們的壹個啟示,就是改革不能觸及既得利益,不能不涉及政治體制層面。而這壹點,正如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所說,就是改革不是自己去超市買東西,而是把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