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壹種高考,叫做科舉制度。考試的內容離不開史策的理論,考試的範圍主要圍繞四書五經。
壹四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四書原本寫於宋代,順序由淺入深,涵蓋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們壹度被視為官方書籍,成為科舉考試的必備教材。
明清沿襲元代科舉制度,八股文成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八股文內容來源於四書。
《大學》的主旨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從大環境到個人的成長發展進行闡述。中心思想也是圍繞儒家傳統道德學說,引出各方面的啟示。
中庸思想簡單來說就是不偏不倚,不過度粉飾,不掩蓋事實。中庸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影響了朝廷的很多官員。在法庭上保持中立也是維護自己的壹種方式。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語錄自然成了儒家的經典。《論語》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表現。
《孟子》與《論語》類似,主要是以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為依據,“重民為輕”的思想也有利於統治階級對封建王朝的統治。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六藝五經是後來文章的來源和範本。——《顏家訓篇》
與四書類似,五經也是五部儒家經典著作的合集,是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合集,是古代歷史文獻的匯編,是《禮記》,是中華民族思想大道的源頭,是國家史書《春秋》。
以前只要談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離不開四書五經。五經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古典書籍中的傑作,在國際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四書五經的現實意義
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幼兒的國學啟蒙,可以從三字經、千字文開始,對成年人或有基礎的人,可以從四書五經開始。
從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流傳下來的名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歷史和文化,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的思想,從這些文字中窺見歷史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