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多元化。比如社會實踐,老師在課堂上與孩子的互動,孩子的動手操作,都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就跟我小時候壹樣,坐著不動,聽老師講課。僵硬,傾聽,入睡...當時老師在講課,學生在聽。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新課改,新課程。每節課,老師不是在講,而是學生在預習,發現問題,同桌或分組討論,查資料,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適當的情況下,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起輔助作用。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現在的課堂從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出發…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世界,以後走向社會,學到東西,物盡其用…就像小學課文裏說的:人有兩樣寶,手和腦,手和腦可以工作,腦可以思考,手和腦可以創造!
傳統教育的弊端不是知識本身造成的,而是培養目標和實施方式造成的。傳統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中國人口眾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教育質量。所以平均分和升學率是考察對象,不能滿足家長培養精英人才的願望。國際教育的培養目標多種多樣。比如美國註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塑造科技人才;著名的伊頓公學是精英教育;劍橋是為了培養自信、負責、反思、創新的全球化人才。
傳統教育的方法與國際教育不同,主要表現在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上。因為培養目標不同,實施方式也會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傳統教育教學效果評估,考試頻率高,周考,月考,學生壓力大。國際教育的長期目標是學習只是人生規劃的壹部分。